美国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新材料,能够裹住某些蛋白质,使其在细胞外环境保持活性。这种材料有望用于高效、绿色地清除化学污染。 蛋白质的“工作环境”很讲究,只有在特定条件下才能折叠成特定结构并发挥作用,而在细胞外很难保持稳定。研究团队通过分子模拟表明,这种新型高分子材料可与多种蛋白质的表面发生作用,让有机溶液中的蛋白质能够正确折叠。[详情]
近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研究员喻学锋、王怀雨与香港城市大学教授朱剑豪等合作,成功制备出基于黑磷纳米片的近红外响应光敏水凝胶,可用于癌症手术与光热协同治疗和创面修复。[详情]
过去一年,“三去一降一补”成效明显,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经历深化之年。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再被提及。去产能方面,今年将再压减钢铁产能3000万吨左右,退出煤炭产能1.5亿吨左右。煤炭、钢铁业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一去产能目标再超预期,2018年将真正拉开煤炭去产能攻坚大幕。[详情]
回顾2017年,我国炼化行业的政策环境、炼油能力、市场格局、产业链等四方面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地炼产能优化动作频频,民营大炼化也蓄势待发,市场版图加快重塑,炼化行业更为激烈残酷的竞争将随着改革步伐在未来几年集中爆发。暴风雨前夜,炼化企业的转型升级亟待按下“加速键”。[详情]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工业化及城市化进程为工业涂料、建筑涂料等快速发展提供了契机,国际涂料企业纷纷在中国设立生产基地,国内也涌现出一些具有一定自主研发技术、可与国际涂料业巨头竞争的涂料生产企业。中国涂料行业的技术水平进步可谓突飞猛进,涂料的品种也日趋丰富和完善,涂料产量也有了大幅度提升。[详情]
截止3月7日,中国石油与化学工业联合会组织专家对中国首套万吨级铁钌连串催化低温低压合成氨工业示范装置完成了72小时标定考核。标定报告显示, 采用铁钌连串催化成套技术,可以大幅度降低合成氨反应压力和温度,在低氢氮比的条件下实现高氨净值。考核标定专家认为,我国在钌系催化剂工业应用领域取得的这项重大突破,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为我国合成氨工业的转型升级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详情]
湖南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3月6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全省石化行业完成工业增加值679.33亿元,同比增长2.1%;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526.82亿元,同比增长11%;实现利润总额113.35亿元,同比增长53.5%;实现利税总额289.49亿元,同比增长6.7;应收账款114.87亿元,同比增长17%。[详情]
近日,欧盟向中国通报,2018年5月31日将是欧盟根据REACH法规(即《关于化学品注册、评估、许可和限制法规》)进行化学品注册的最后期限,从2018年6月1日起,年进口量为1吨以上的未注册化学品将不允许投放欧盟市场。希望相关中国企业提前做好准备,并于5月31日前完成相关的注册程序。[详情]
物流是化工园区配套服务的重要环节,当前我国各类危化品企业已达31万家,危化品货物运输量16亿吨以上。2018年,危化品物流有哪些趋势?让我们来听听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危化品物流分会秘书长刘宇航是怎么说的吧![详情]
2017年终盘点之醋酸行业大事件盘点[详情]
华东理工大学费林加诺贝尔奖科学家联合研究中心田禾院士、贺晓鹏副研究员团队与上海交通大学颜德岳院士、麦亦勇特别研究员团队合作,在水溶性低维材料的可控合成、超分子自组装及其生物技术领域的应用拓展取得突破性进展,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在线发表于《德国应用化学》。[详情]
内基梅隆大学(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的研究人员已经计算出,尽管特朗普政府退出了《清洁电力计划》(Clean Power Plan,简称CPP),但美国在短期内仍能实现《巴黎协定》(United Nations Paris Agreement)规定的二氧化碳减排目标。[详情]
环保部大气环境管理司司长刘炳江27日介绍,据专家估算,2017年京津冀及周边“2+26”城市“散乱污”企业整治对PM2.5浓度下降贡献率达30%。“散乱污”企业综合整治还要进一步向全国推广。[详情]
环境保护税将于4月1日迎来首个征税期,目前全国各地税务机关共识别认定环境保护税纳税人26万多户。环境保护费改税后,征收部门由环保部门改为税务机关、环保部门配合。这也意味着我国施行了近40年的排污收费制度退出历史舞台。[详情]
为提高产品的竞争活力,促进相关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近日,工信部公开征集对《玻璃纤维增强聚氯乙烯复合管和管件》等33项行业标准外文版申请立项项目的意见。近期的仪器仪表行业还有哪些行业标准发布呢?下面一起来了解详情。[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