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节省医疗保障基金,看好百姓的“钱袋子”,我国多地采取了省级组团联盟采购或医用耗材集中采购地区联盟等措施,挤掉医用耗材价格中的“水分”。[详情]
8月13日,国家卫健委发布《关于印发城市医疗联合体建设试点城市名单的通知》,确定了118个城市医联体建设试点城市,目的是利用三级公立医院优质资源集中的优势,通过技术帮扶、人才培养等手段,发挥对基层的技术辐射和带动作用。[详情]
8月13日,江西省药监局发布《关于开展药品生产风险隐患自查自纠落实企业主体责任的通知》。根据通知,江西将在全省开展药品生产风险隐患自查自纠工作,并建立落实主体责任定期报告制度,自查范围包括药品生产企业(含中药饮片,不含医用氧生产企业)、中药提取物生产企业、医疗机构制剂室。[详情]
在过去的2018年里,我国医药行业的内外部环境都发生了诸多变化,随着医改进一步深化、采购采购的落地执行,医药行业面临更大的挑战。在此背景下,医药工业的发展状况及格局直接影响到制药装备行业的现状与未来。制药装备行业竞争形势进一步白热化,毛利空间不断压缩。[详情]
从对全球医药研发贡献程度看,中国医药研发已经从全球医药创新第三梯队跨进第二梯队的阵营。一方面,众多跨国药企正在中国加速研发和上市创新药,想要分羹中国的医药市场红利和临床资源红利。另一方面,伴随中国一波生物医药创新企业涌现而出以及成熟药企将经营核心转向创新药研发,中国药企也将目标瞄向全球,在全球第一大医药市场美国“招兵买马”,不仅想要迅速补足在医药研发创新的人才短板,也在为中国创新药打入国际市场做准备。[详情]
日前,甘肃省药监管理局下发通知,要求落实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和医疗机构主体责任,推进“一物一码、物码同追”,至2020年底全省范围内将实现药品制剂(除中药饮片)全品种全过程信息化追溯。[详情]
数据显示,未来5年,全球CRO+C(D)MO行业仍将保持高速增长,2022年全球医药外包行业规模将达1784亿美元。医药外包市场前景可观。业内表示,中小型企业开始成为全球医药市场创新主力, CRO/CMO龙头企业业务向上下游延伸,行业未来呈现纵向一体化趋势,全球医药外包行业市场逐渐由欧美发达国家转移至中、印等发展中国家。[详情]
2019 版国家医保目录(以下均简称“目录”)即将公布,大部分产品将无望进入。据相关专家反馈,常规目录应该已经完成,将报国家相关部门审批,而谈判产品数量众多,将近期给予删减。[详情]
8月5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文强调,从8月到12月将在全国范围内开展重点领域反不正当竞争执法行动,其中,医药、保健市场等领域仿冒混淆、商业贿赂、虚假宣传等不正当竞争行为被列为严查范围之内。根据此文件,今年下半年我国医药行业整顿风暴将持续高涨。[详情]
近日,广东省药品交易中心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我省医疗机构药品交易“两票制”票据上传工作和公示第一批认定为一票情形审核结果的通知》。联邦制药、阿斯利康、北京嘉林、华润紫竹、华润赛科、悦康药业等379家生产企业及其视同生产企业的商业公司通过审核,拟认定其为一票情形。湖南天圣、重庆华友制药等13家因资料不全尚未通过认定。[详情]
近日,丙肝药物市场传来利好消息,即可以治愈丙型病毒性肝炎(下称“丙肝”)的丙沙通有望进入国家医保目录。业内表示,此消息一出,我国丙肝药物研发市场将再度提振,丙肝药物的可及性将被提高。[详情]
8月5日,离岸、在岸人民币对美元双双“破7”。面对人民币汇率破7的波动,制药装备企业是否会受到影响?又该如何应对呢?[详情]
目前中国医药市场的增长势头持续迅猛,8月1日,麦肯锡发布报告表示,在宏观环境的推动下,中国医药行业正站在新一轮发展的关键阶段。如果能够抓住宝贵的机遇窗口,中国医药企业全球竞争力和创新也将得到有力提升。[详情]
7月29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印发了《关于在医疗联合体建设中切实加强中医药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业内表示,要求在医联体建设中切实加强中医药工作,这将提高中医药服务能力,涉及其中的药企,也会迎来一波政策利好。[详情]
北京时间8月1日讯,今天,特朗普政府朝着允许从加拿大进口药品迈出了一步,总统一直提倡通过此举将更便宜的处方药带给美国人,但制药行业很快抵制了这一举措。[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