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药界的“ChatGPT”,首个由生成式人工智能设计的新冠口服药获批进入临床
2月22日,人工智能制药公司英矽智能(Insilico Medicine)宣布其新冠小分子药物ISM3312正式获批进入临床。[详情]
【新品发布】医学检测复合机器人正式发布,助力医学检测安全高效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人民群众医疗保健事业水平的提高,医疗体制也随之不断变革,逐步对医学检测提出新的要求。[详情]
干细胞医疗行业主要上市公司:目前国内干细胞医疗行业的上市公司主要有中源协和(600645)、冠昊生物(300328)、汉氏联合(834909)、顺昊生物(833686)、天晴股份(832035)、ST生物(000504)等。[详情]
全球首创:佰仁医疗发布BalMonoc流出道单瓣补片,填补小儿生物瓣治疗空白
?2021年7月17日,佰仁医疗“巅峰论道-右室流出道重建高峰论坛”暨“佰诺科(BalMonoc)流出道单瓣补片上市”在山西大同圆满举行。[详情]
近年来,各个行业都开始大力推进智能化发展。而在制药行业,也有不少企业开始加码布局智能化生产。如齐鲁制药,就正在加速打造高端智能加工制造中心项目。[详情]
在新药研发领域,如何加速药物研发进程,降低研发费用正成为各大制药公司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与传统制药方式相比,AI制药可以在海量的数据中筛选新的治疗靶点和新药物,有望减少药物发现所需的时间和巨大的成本。[详情]
赛多利斯与五加和基因科技达成战略合作,共建基因治疗病毒载体生产平台
双方将展开深度合作,整合技术优势,共同开发并优化高效、具有成本优势且符合GMP要求的基因治疗病毒载体生产平台,为客户降本增效。双方将携手推出面向基因治疗从业者的工艺技术培训,旨在为高速发展的本土基因治疗行业输出更多人才,完善行业生态。这项合作致力于赋能本土基因治疗赛道,加速中国基因治疗商业化,早日惠及更多患者,让基因药“治得好,用得起”。[详情]
近期,嘉兴特科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宣布其全球领先小分子药物TDM-105795的I期临床试验在美国西部圣地亚哥皮肤临床研究中心TCR(Therapeutics Clinical Research)顺利完成在患有雄激素性脱发症(AGA)的健康男性受试者的首次人体给药(FIH)。[详情]
麻醉剂如何改变大脑节律的研究可以直接影响病人的安全,2018年,有诺贝尔奖风向标之称的美国拉斯克奖,将临床医学奖颁给了丙泊酚(又名异丙酚)的研发者——约翰·格伦(John B. Glen),而丙泊酚正是作为一种麻醉药品,给麻醉学科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飞跃。[详情]
在以电力作为主要能源的现代社会中,电源设备可谓无处不在。手机、电脑、汽车、数据中心、工业机器人,这些用电设备全都依赖于电源提供稳定高效的动力来源。[详情]
保罗·皮尔泽在2004年出版的《财富第五波》中有一个大胆的预测:医疗健康将成为土地革命、工业革命、商业革命和网络革命后的第五波财富浪潮。[详情]
合成蛋白质领域的新突破,有助于更快速、更经济地开发基于蛋白质的治疗药物。[详情]
复旦大学顾宏周团队同期两篇论文,报道DNA纳米结构与组装新进展
近15年来,作为构建DNA纳米组装体的主要方法之一,DNA折纸术(DNA origami)可使得一条长单链DNA在成百上千条短链DNA的辅助下, 通过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折叠并锁定生成所设计的纳米图案,它的出现极大地推动了DNA纳米技术领域的发展。[详情]
瑞欣妥基于绿叶制药全球领先的微球技术平台开发,是中国首个自主研发、开展全球注册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微球制剂,也是我国首个自主研发的第二代抗精神病药长效针剂,用于治疗急性和慢性精神分裂症以及其他各种精神病性状态的明显的阳性症状和明显的阴性症状,可减轻与精神分裂症有关的情感症状。[详情]
神经母细胞瘤是一种幼儿时期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常常发生在隐匿部位,并且没有特殊的临床表现,所以早期诊断极为困难。另外,神经母细胞瘤恶性程度非常高,患者生存率很低,3年仅为30%左右。[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