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燥设备又称干燥器和干燥机,是用于进行干燥操作的设备。通过加热使物料中的湿分(一般指水分或其他可挥发性液体成分)汽化逸出,以获得规定含湿量的固体物料。干燥设备在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成长历程。[详情]
国家医疗保障局印发了《关于将17种药品纳入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乙类范围的通知》。经过3个多月的谈判,此前发布的18个谈判药品中,17个被纳入国家医保目录。据悉,此次被纳入的17个抗癌药包括12个实体肿瘤药和5个血液肿瘤药。 [详情]
在全球生产自动化需求带动下,机器人产业正处在科技突破的前沿,正在成为中国经济新常态下的新动能。而在人口红利消失、人工成本上升以及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背景下,我国已成为如今世界较大的机器人市场,放眼国内产业界,越来越多的本土企业崛起,机器人也已在多个领域全面落地应用。其中,在医药健康领域,机器人的身影也日渐出现。[详情]
药品作为一种特殊商品,直接关系百姓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近年来,我国医药产业实现由仿制为主向自主创新为主的跨越发展。在新药创制专项引领下,国内医药研发投入和产业投资迅速增长。[详情]
近年来,中国抗肿瘤药市场规模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抗肿瘤药物等创新药物的研发,尤其是对PD-1/PD-L1抗体的研发热情高涨。有分析公司预测,未来5年,肿瘤治疗药物仍然是全球销售中较好的领域。[详情]
中药产业是我国具有民族特色、原创性知识产权的产业,也是具有高科技含量与巨大发展潜力的产业。我国提出要坚持中西医并重,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中药产业正步入政策利好带来的创新发展期,发展中医药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详情]
无规矩不成方圆,同样中药材的生产也离不开标准。有业内人士表示,坚持标准化生产药材,这是医药产业创新的体现。近年来,很多中药企业都开始注重标准化生产。加强中医药标准化的工作也在各地开始落实。[详情]
在制药行业中,对于制药设备、生产工艺、人员操作,都有一定的要求。因为任一一个细小的差错都会影响产品的稳定与安全性。例如,制药企业在生产中所需要的纯水,必须依靠专业的实验室纯水机来制取,去除自然水中含有的杂质。[详情]
近期,业界较为关注的一个热点就是国家带量采购。国家带量采购是国家医保局牵头的11城市(4+7,京津沪渝+广州、深圳、沈阳、大连、西安、成都、厦门)联合集中带量采购方案,涉及带量采购清单共33个药品,包括过专利期的原研药、参比制剂及通过一致性评价的仿制药。[详情]
针对复星医药子公司布局医用超声诊断设备领域,有投资者质疑是否会对开立医疗带来较大危险。开立医疗28日上午在平台上回复称,“这个项目几年前就在宣传了,一直没有起量的趋势,临床接受度和商业模式有待验证。”[详情]
近日,特一药业发布了2018 年半年度业绩快报,依托良好的业界口碑与营销渠道的调整,特一药业盈利能力进一步增强,实现了营业收入41425.07万元,同比增长27.75%;营业利润8750.43万元,同比增长41.33%;净利润7575.71万元,同比增长39.64%的经营业绩。[详情]
10月8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对《第三批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和单项冠军产品名单》进行了公示。医药制造业领域相关企业入选该名单,包括宜昌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四川科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微创医疗器械(集团)有限公司、江苏豪森药业、重庆莱美药业、楚天科技等。[详情]
随着环保督察压力加大,以及审批受限等种种因素,制药包括原料药行业风波不断。大批药企因环保问题被勒令停产整顿,甚至面临倒闭的局面。另外,近年来,相关部门还出台了《企业环境信用评价办法(试行)》、《关于加强企业环境信用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和《关于环保领域违法失信联合惩戒备忘录》等文件。[详情]
据Insight数据库统计,289目录目前启动率为39.9%,通过的289品种仅19个。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大限将至,但从目前来看进度较为缓慢。有行业人士认为,年底全部完成一致性评价的可能性不大。[详情]
药品安全是重大的民生问题,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社会和谐稳定。“质量安全是药品的生命线。药品生产经营企业要真正地把药品质量安全工作摆在首位,切实负起企业主体责任,强化管理,切实打消在药品质量安全方面的侥幸心理,坚决遏制住牺牲药品质量安全牟取不当利益的冲动,实现企业协调健康发展。”有业内人士表示。[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