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FDA批准了日本大冢制药有限公司Abilify MyCite,该药是一种含有硅、镁、铜等矿物质的微型芯片,是世界上第一款数字药物。大冢制药花费了数年时间,与硅谷公司Proteus Digital Health公司合作进行药物测试。[详情]
医药整个行业可能会有机会,但并不是说随便抓一个就可以投资的,行业内的区别还是蛮大的,一些细分行业可能要重新洗牌,比如中药注射液,就会面临着比较大的风险。而相对来说,医疗服务,创业新药相关的企业,会受到政策的大力扶持。[详情]
能够豁免BE,对于企业来说可是天大的好消息。如果符合目录的品种在做一致性评价的时候,只要溶出曲线一致即可,这相比生物等效性试验而言,药企将省下了不少成本费用。[详情]
抗菌药物是一类对细菌、真菌等微生物具有杀灭或抑制作用的药物,数据显示,2011年底至2016年,我国门诊处方使用抗菌药物比例降低8.5个百分点。[详情]
最近英国剑桥大学(University of Cambridge)的分子免疫学教授 Christopher E. Rudd 博士,运用“小分子药物”成功恢复 T 细胞对抗肿瘤的能力,未来有机会发展成新一代癌症治疗药物。[详情]
目前,糖尿病的治疗已经成为了全球关注的重点。在第26个“世界糖尿病日”来临之际,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药品研制和开发行业委员会(RDPAC)在上海发布了《以药物创新应对糖尿病的挑战》2017报告。[详情]
国内人工智能技术虽然还处在初期阶段,但是人工智能利用CT图像等放射影像,在肺结节识别方面的技术相对来说比较成熟。 [详情]
据报道,美国威斯康星大学近期研究发现,“在线问诊”提高了医院6%的就诊率。他们回访了5年、14万名患者,并将原因归结为:医学问题更复杂,患者描述不清,难以诊断,最终导致医院少诊治了15%的患者。[详情]
团队的形态友好的质谱成像技术可以确定样品中是否仍存在微观的癌组织,从而提供更多的信息来影响外科医生关于进一步去除(癌变)组织的决定。 [详情]
药物在体内吸收速度常常由溶解的快慢而决定,固体制剂中的药物在被吸收前,必须经过崩解和溶解然后转为溶液的过程,如果药物不易从制剂中释放出来或药物的溶解速度极为缓慢,则该制剂中药物的吸收速度或程度就有可能存在问题。 [详情]
3D打印矫形器的出现,可以让矫形器发挥出最大的作用,让患者有更加舒适方便的体验。 [详情]
谷歌DeepMind发布最新研究:人类认知心理学开启人工智能的“黑盒子”
深度神经网络已经掌握了解决各种问题的方法——从识别、推理图像中的物体,到成为“围棋上帝”。随着这些任务变得越来越复杂,神经网络摸索出来的解决方法也变得越来越繁琐。 [详情]
尽管会有不少医疗健康的传统工作将会因为人工智能遭到淘汰,但是医疗产业人才总体的趋势是会越来越多元化,越来越好。[详情]
这是全世界第一台4D医学扫描仪,就在澳洲墨尔本的一家医学研究所里,就是这台机器,即将引发整个医学界天翻地覆的改革。 [详情]
CFDA于10月13日发布了《关于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开展人体生物等效性试验的公告》。[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