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电路是信息技术产业的核心和基石,也是支撑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国家安全的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产业。记者注意到,新春伊始,上海、江苏、浙江、湖北等地从项目建设、标准制定等层面,陆续出台促进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支持性政策,紧锣密鼓地投入到加快推动产业链提升的火热建设中。北京、天津、四川、重庆等省市则在政府工作报告或相关规划中提出,要重点发展集成电路产业,加强相关产业项目建设。[详情]
近日,多家面板厂纷纷发布2022年业绩预告,归母净利润多为亏损,只有少数实现盈利,同比均呈下降态势,面板厂业绩持续承压。[详情]
“趋势2023”之云计算:从“资源上云”正式迈入“深度用云”
云计算是传统行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底座,也是实体经济数字化发展的核心引擎,其在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方面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当前,我国云计算产业发展迅猛,行业应用逐步深化,云计算将进入全新发展周期。[详情]
英特尔2022年第四季度营收同比下降32%,代工服务创营收新高
当地时间1月26日,英特尔公布了2022年第四季度及2022年全年财报。信息显示,2022财年第四季度,英特尔实现营收140亿美元,同比下降32%;2022年全年营收631亿美元,同比下降20%。[详情]
近来,几家芯片大厂陆续发布采用Chiplet技术的XPU产品,使得Chiplet(小芯片)再非“纸面上的技术”,开始对行业形成实际影响。1月6日,AMD推出首款采用Chiplet技术的数据中心APU Instinct MI300。1月11日,英特尔正式发布第四代至强可扩展处理器(代号 Sapphire Rapids)。这也是英特尔首个基于 Chiplet设计的至强处理器。[详情]
近日,有消息称,特斯拉公司自动驾驶系统(FSD) 新方案曝光,新一代硬件传感器方案涉及两方面变化:摄像头减少,由原先前置3个变成2个,但提高分辨率;同时重新启用之前放弃的毫米波雷达。而这一变化为日益火热的毫米波雷达行业增添了新的“爆点”。毫米波雷达厂商间的竞争也将进一步升级。[详情]
1月16日,联电公布了2022年第四季度财报。数据显示,该公司第四季度营收约为151.22亿人民币,较去年同期增长14.8%,较前一季度下降10%。归母净利润约为人民币42.48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9.6%。营业利润约为人民币52.69亿元,同比增长34.2%。[详情]
1月12日,德州仪器(TI)推出全新的汽车电芯监测器和电池包监测器。据了解,这些监测器提供更高精度的测量功能,可更大程度地增加电动汽车(EV) 行驶时间并实现更安全的运行。[详情]
工作会议提出,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力争到2023年年底,全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超过8万家、“小巨人”企业超过1万家。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助力中小企业融入重点产业链供应链。[详情]
2022年对于云计算的发展而言,是特殊的一年。这一年,工信部数据显示,中国云计算产业规模超过3000亿元,全球市场占比达14.6%,年均增速超过30%;这一年,上云主体从互联网企业向传统企业平滑过渡,云计算逐渐从基础资源层向云平台、云应用延伸;这一年,新基建、东数西算工程全面铺开,云计算作为数字经济的“底座”,赋能产业发展的作用也愈发显著。一番“风起云涌”之后,中国云计算正酝酿着一场巨变。[详情]
近日,有消息称,台积电2023年资本支出有望逼近400亿美元。近几年,在全球性芯片短缺的推动下,台积电年度营收额一路走高,年度资本开支亦持续增长。在先进制程中国台湾地区扩产与投资研发、美日扩产、成熟制程升级等驱动力的推动下,台积电2023年资本支出有望再创新高。[详情]
随着云计算与物联网的发展,两者相结合的边缘人工智能技术近年来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在亚德诺半导体(ADI)公司6日举办的线上媒体发布会中,发布了一款带有神经网络加速器的超低功耗人工智能微控制器MAX78000。该产品面向边缘人工智能应用,可以支持采取电池供电的嵌入式物联网设备在边缘设备中实现快速且低功耗的人工智能推理。ADI表示,与软件方案相比,采用这种方案可使复杂的AI推理能耗降低到前期方案的1%以内。[详情]
2022年9月,芯华章宣布对瞬曜电子进行核心技术整合,将其超大规模软件仿真技术融入芯华章智V验证平台,丰富其系统级验证产品组合;2022年10月18日,华大九天发布公告称,拟通过全资子公司深圳华大九天科技有限公司以1000万美元现金收购芯達芯片科技有限公司100%股权;2022年12月,日观芯设宣布收购成都芯云微电子有限公司,并进行核心技术整合……[详情]
在近日举办的“中国集成电路设计业2022年会暨厦门集成电路产业创新发展高峰论坛”上,专家指出,随着新兴市场的不断发展,半导体ATE(自动测试设备)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会。但是在ATE市场快速增长的同时,新兴市场也给ATE产业带来了新的挑战。[详情]
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院长赵新华:做强标准生态 为新型工业化发展贡献力量
编者按:自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敏锐抓住了信息化这一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探索并长期坚持了一条以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为本质特征的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推动制造业实现由小到大的历史性跨越,取得了一系列成绩和进步。为继续坚定不移走好新型工业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在更广范围、更深程度、更高水平上实现融合发展,中国电子报特开辟“两化融合助力新型工业化”专栏,拟邀请政府领导、专家学者、典型企业代表撰写署名文章,多视角展现我国两化融合发展成就及现状。[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