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7日,科技部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科技部基础研究管理中心)发布了2022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详情]
碳中和也意味着我们将实现能源独立,国内自产的原油、天然气将能满足化工原料之需要,进口油气将大为减少,所谓的“马六甲困境”将不再是一个实质性威胁。能源独立从某种程度上还会为粮食安全提供助力。[详情]
刘润:碳中和不是一个概念,它和每个人有关[详情]
庞军:碳中和目标下对全国碳市场的几点思考[详情]
王笑京:交通运输将进入“人机物”三元融合新时代[详情]
百度副总裁李硕:为什么要打造汽车三朵云?[详情]
伴随着5G的正式商用,国内外研究机构和标准组织对6G的研究布局也已陆续开启。[详情]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实现“碳达峰”目标的关键期和窗口期。面向未来,工信部表示将突出系统思维,推动工业节能转变,实现绿色低碳转型。[详情]
5月19日,作为第十届中国手机设计大赛特别专场,以 “创新力量,孵化梦想”为初心的2022星空创造营应用创新大赛线上正式启动。在启动会上,联通在线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周波表示,2022星空创造营应用创新大赛以科技创新驱动打造“漫天繁星”,全力助推建设数字中国。[详情]
4月29日,第18届亚太智能交通论坛在成都举行。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永伟受邀出席,并以《从“车路协同”到“双智协同”》为主题远程发表主旨演讲。[详情]
百度副总裁李硕:用AI帮工厂减碳,先学会和车间主任对话 |谈碳
「谈碳」, 36 碳围绕“双碳与ESG”议题推出的专访栏目,我们会寻找业内大公司“双碳业务”的关键角色、明星企业 CEO、学界产业代表等人物,针对碳中和战略、可持续发展、企业社会责任等话题,进行一场深谈。[详情]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王青:地方汽车促消费要讲“新故事”
对于补在哪儿,是补在购买环节,还是使用环节,抑或是“双管齐下”,也是直接影响补贴效果和市场培育的关键问题。总的原则是要补在对整个市场和产品商业化具有很强牵引力和带动力的环节,补在有很大市场潜力的区域。[详情]
数字经济重在惠企惠民。在数字经济发展的康庄之衢上,三大运营商不断开拓布局新赛道,发挥着无可比拟的重要作用。[详情]
中国工程院院士赵沁平:推动VR集约化发展 构建数字经济新引擎沁平:推动VR集约化发展 构建数字经济新引擎
“2021年是虚拟现实产业发展的重要年份,”中国工程院院士赵沁平在近日出席虚拟现实制造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2022年度工作会议暨VR产业创新高峰论坛时指出,“全球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硬件设备年度销量超过1000万台,标志着虚拟现实迎来消费端放量拐点。”[详情]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推动下,人工智能与信息通信技术赋能汽车产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