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我国工业门类比较齐全,但整体上还处在一个大而不强的阶段,随着人口红利消失,我国大量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中低端制造业升级需求迫切。[详情]
相比之下,中国互联网企业试图进军的智能导航、故障解读、耗油提醒、全车体检功能,完全是天地之差,因为这些功能对于司机而言没有本质性的价值提升,相对于技术而言,也是现有技术的搬家而已,而对于汽车产业,更不存在质的升华境界。[详情]
中国制造业界和投资界对工业4.0的热情程度超过了德国人。近一年来,国内几乎每天都有工业4.0相关主题的演讲、论坛和沙龙,业内业外都在热烈讨论工业4.0。[详情]
对于中国食品工业的发展现状、面临的挑战和产业发展趋势,948项目首席专家、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魏益民教授认为,“食品产业的未来将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智能化和高效化,如何选择并实施食品产业升级策略,对于实现技术创新、节能高效十分重要。” [详情]
从现实的角度来看,企业需要与互联网进行融合拥抱,但不是大规模的转型升级,而是希望通过一些比较少的互联网软件投入和小的智能硬件投入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生产效率,企业愿意为这样的创业项目买单,这是我们工业园区扶持一些企业服务类(B2B)项目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详情]
“中国制造2025”强化了对外开放的理念,提倡打破行业间的界限。新一轮产业革命和科技变革是全球性的,带来的影响也将是全球化的。[详情]
日本的家电制造业还没有“获救”,汽车制造业也陷入世界最大规模的召回丑闻。丰田和日产新近再度因高田缺陷气囊召回650万辆汽车,这使得“高田气囊门”的车辆召回总数超过3,000万辆,也是迄今规模最大的汽车召回案。[详情]
在近日出炉的制造产业基地十三五发展规划中,未来五年,除汽车零部件、再制造等主导产业和新能源材料、家居建材、快消品等潜力产业外,智能制造成套装备被放在了显要位置。规划指出,力争到2020年,园区规模以上智能制造企业产值达300亿元,在千亿园区定位中,将占据园区工业总产值30%比重。[详情]
在讯飞超脑的产业化应用产品层面,科大讯飞推出了人机交互新产品AIUI,作为本次发布会的重量级产品。[详情]
在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IT技术是最重要的驱动因素。随着网络带宽的提升、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安全技术、云计算、软件建模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应用,将企业级、工业级的应用搬到工业云上来解决工业企业的应用需求是可行的。[详情]
近年来,在传统制造业市场疲软、企业转型升级需求增加的背景下,机器人产业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企业产业化能力和行业配套能力实现不同程度的提升。[详情]
12月发布的《〈中国制造2025〉重点领域技术路线图(2015版)》,明确将工业机器人作为重点发展对象之一,要求围绕汽车、机械、电子、危险品制造、国防军工、化工、轻工等工业机器人,积极研发新产品,促进机器人标准化、模块化发展,扩大市场应用。[详情]
互联网大佬在现场的一举一动刷爆了朋友圈,他们的言谈更被奉为产业走向的定海神针。互联网变革对制造业的影响虽然滞后,但已成加速态势。五位大佬的这5大关键词值得关注:消费升级、细胞级连接、人工智能创新、弯道超车、新国货。[详情]
多数业内人士认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意是美国企业的DNA,已植根于全球著名企业的企业文化之中。[详情]
广州工业机器人制造和应用产业联盟常务副理事长黄兴发表演讲,他表示广州市政府每年拿出几个亿的资金,组织专家来评审,给企业做一些技术方面的支持,像2015-2017年,政府准备安排30亿的资金来支持工业转型,其中有八个亿支持工厂改造,七个亿是直接支持到机器人的本体企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