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行业智能工厂系列(四):纺织业开启“智造革命” 机器人充当开路先锋
过去,得益于国内极为低廉的劳动力成本,纺织业等到了迅速发展。如今,人口红利消退,代替的是技术红利,以机器人为代表的先进装备和技术,让纺织业开启了一场“制造革命”。[详情]
纺织行业智能工厂系列(三):晋江龙峰纺织 --“机器换工”引领纺织智能化革命
“我们是现代织女,我们熟稔现代化与纺织技术,我们擅长剥茧抽丝、捻丝成纱、纺纱成布。从织造到智能,我们代表中国。”这是福建龙峰纺织科技实业有限公司车间楼梯的一个标语。楼梯间、阶梯、车产车间的柱子、办公室的墙上……在龙峰,这种类型的标语随处可见,它不仅阐述了这家晋江企业遥遥领先的纺织技术、完美的智能化转身,也显示了其以强大“背景”为依托的满满的自信。[详情]
纺织行业智能工厂系列(二):纺织业紧盯“工业4.0” 工厂升级各施神技
从盛虹股份熔体直纺车间中控室里可以看到,在智能分配车和智能分道技术的帮助下,化纤丝自动完成分类、称量、识别,并被送入包装车间,整个车间高效地运转,工业机器人与其他自动化设备不仅彼此协作,还与企业主管的手机互联。[详情]
随着智能化机器人建设的进程加快,作为传统行业的纺织业近来迎来“智造”的转变,加大智能化纺织布局,实现从传统行业向高端行业过渡。[详情]
作为工业智慧大脑,Dpen平台具有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它可以支持数千万个采集节点。源源不断的数据涌入Dpen后,被数据库接收,分门别类进行存储和解析,然后成为模型供人们比较和研究。在高度可视化的界面之下,数据开始指挥机器:数据不仅反映机器的运行状况,也计算出机器运行的最优方案。[详情]
在发展智能制造上,华仁药业走的是一条与一般中国制造企业不太相同的道路,自成立伊始便使用了先进的机器人和自动化设备,走在了智能制造硬件层面的最前端。[详情]
物流行业智能工厂系列(三):苏州SEW工厂的智能化物流系统建设
SEW苏州工厂为典型的按单装配型工厂,其规划布局采用了环形设计,按照生产工艺流程,依次设置了零部件收货区、拆箱入库区、拣选区、零部件缓存区、装配区、测试区、上货站、喷漆烘干区、下线包装区、发货区。[详情]
物流行业智能工厂系列(一):智能物流颠覆传统生产模式 效率为王
国内集成商地位稳固,工业4.0 描绘美好蓝图。系统集成是智能物流中枢神经,行业经验是系统集成最大壁垒。系统集成竞争格局已逐渐形成,国内集成商更切合市场需求,行业地位稳固。智能物流是工业4.0 实现基础和有效支撑,受益于智能制造推行需求将得到提振。[详情]
国家电网正式启动了2016年电源类第二次招标,包括了水电控制装置和充电设备两类,前者只有5套,后者约6600多套,这也是国家电网今年以来启动的首轮充电桩招标,投标截止时间为4月12日,预计开标时间为4月中旬。[详情]
谈到钢铁行业“去产能”的问题,才让坦言:“必须要理性面对现实,不要抱幻想。必须死掉一批,关掉一批。谁被动,到最后真是要死了。”他表示:“若要探寻钢铁工业的出路,核心就是智能制造和互联网。冶金工业+互联网是必然趋势。”[详情]
冶金行业智能工厂系列(二):梅钢倾力打造“智能工厂” 一键炼钢逐步实现无人化
钢铁厂未来将会变成什么样?偌大的生产厂房里可能一个人都没有,从铁矿石进入到钢板下线,所有工序全部都由机器完成。最近,上海梅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提出了智能化改造方案,正向着这个方向努力。其中,炼钢环节的“一键炼钢”已经实现。 [详情]
冶金行业智能工厂系列(一):智能化再制造推动冶金装备向定制化转变
运用信息化、智能化技术对冶金装备进行技术改造,推动我国钢铁产业模式转变换和冶金装备向规模化定制的转变。[详情]
2015年在无人机和机器人专用传感器的市值为3.5亿美元,预计到2021年将翻番,以12.4%的复合年增长率发展达到7.09亿美元。关键技术将包括3D相机、固态激光雷达和精密陀螺仪全导航和防撞功能。需求最大的分别是国防和工业市场,主要归因于美国和中国的全球政策。[详情]
服装行业智能工厂系列(四):智能制造是传统纺织服装产业转型的必经之路
我国正在大力推进“中国制造2025”,加快实现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变,具体到纺织行业,同样也面临着由“大”向“大而强”的转型。我国应该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纺织服装行业融合,推动纺织服装产业向绿色低碳、数字化、智能化和柔性化等方向发展。[详情]
服装行业智能工厂系列(三):打造中国最大牛仔定制智能制造平台
从大规模生产到个性化定制、从产品经济到体验经济,去年以来,海思堡在大数据、工业4.0、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的时代背景和潮流中,逐步建立从客户交互——数据采集——智能制造——客户服务的个性化定制牛仔互联智能工厂项目。[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