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工业4.0”和“中国制造2025”都作为各自国家一项重要的战略,目前在正在召开的汉堡峰会上引起了中德之间的热烈讨论。它们两者间有着怎样的关系?是否中国会以工业数字化为契机而蚕食德国工业的技术优势呢?让我们来探一探究竟吧。[详情]
TCL通讯全球制造中心总经理吕小斌曾经说过,该制造基地的总体自动化程度在国内同行处于领先水平。笔者参观过程中看到制造中心内不仅有大量引进的先进的SMT高速生产线,还包括了许多自主研发的自动化测试和生产设备,有些关键生产测试设备是独创的。[详情]
制造业是强国之基。在数字化信息化浪潮的席卷下,全球工业制造业迎来新一轮的“洗牌”。作为全球制造业第一大国,中国能否把握历史机遇,迈向制造强国?[详情]
据英国《独立报》网站报道,如今世界对科技和创新如此关注,是因为人们渴望找到能够解决当前经济、社会和政治问题的解决方案。[详情]
“中国制造2025”出台一年多来,中国加快了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战略转型的脚步。与此同时,全球制造业先发国家近年也不约而同提出“重振制造业”相关战略。[详情]
说起工业4.0,你一定想到的是德国西门子的无人工厂,或者是“活鸡成群进去鸡块出来”的全自动杀鸡流水线。但是,但是,千万不要以为“批量、个性化地生产”的只是德国的“专利”,更不要以为的“万物互联”的智能制造离中国遥不可及。[详情]
我国目前正从劳动密集型向现代化制造业方向发展,振兴制造业、实现工业化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从制造业的发展历程看,生产手段必然要经历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信息化的变革。[详情]
“2016中国高新技术论坛”于11月16日-18日在深圳会展中心举行。德国纽伦堡工商联合会主席冯博文出席并演讲。[详情]
“工业4.0”是德国在2013年提出来的制造概念,它在德国倒是平平淡淡,但如今在中国却是被吹嘘得天花乱坠,火爆过了头。[详情]
传统工业与信息化技术的融合,将彻底改变数百年来业已形成的工业形态。很多工业企业已经开始了这方面的尝试,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定制化的智能生产,离全面进入人们的生活可能已并不遥远。[详情]
MES管理生产订单的整个生产流程,通过对生产过程的所有突发事件实时监控,自动纠正生产过程中的错误或提供决策支持,以实现生产调度要求;在出现异常或与生产计划偏离太大时,及时反馈相关人员使其采取相应的措施。[详情]
而日本在电子、机械、军工、汽车、新材料等领域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诸如日立、东芝、三菱、松下、丰田等日本企业业务遍布全球。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制造大国,那么,在制造技术上,日本哪些方面仍然领先着中国?[详情]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作为互联网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电子商务,不仅提升了流通业效率和水平,改变了流通业的形态和格局,而且还通过数据更快速的传导机制,将下游市场需求与上游生产更紧密地结合起来,使制造业转型升级,并催生中国特色的工业4.0。[详情]
9月7日,神龙汽车成都工厂正式建成投产,从开工建设到建成只用了23个月,首款产品东风标致4008也于当日成功下线,创造了令人惊叹的“成都速度”。[详情]
德国工业4.0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全新的工业蓝图。它是推动企业创新转型升级,注入新动力的有力保障。那么如何让工业4.0战略真正落地,又应该从何处入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