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应该走进新的未来时代,这个时代叫人工智能。首先,我们要强调工业自动化。工业自动化了以后,才可能走进信息化。只有信息化后,才能智能化。中国走向信息化,我认为还需要努力。[详情]
日本是机器人大国。从民营到科技,产业用机器人几乎涵盖了社会的方方面面。如果有机会可以去东京市中心的日本现代产业展览馆,每天都会有机器人的表演。这个项目也成为日本政府招待外国来宾的保留节目。[详情]
作为《中国制造2025》确定的主攻方向,目前智能制造在我国政策推动、财政支持、市场需求多重因素的助力下正加快落地: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初步构建,逐渐形成了“地区、行业、企业协同推进,系统集成商、装备制造商、研究机构、用户联合实施”的良好氛围。[详情]
27日,《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正式公布。《纲要》是规范和指导未来1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提出了网络强国建设的“三步走”战略目标,同时从能力、应用、环境三个方面提出打造国家信息化发展的“战略三角形”,是建设网络强国的时间表和路线图。[详情]
机器人作为信息技术和先进制造业的典型代表与主要技术载体,被公认为“制造业皇冠上的明珠”,其发展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技术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详情]
海尔互联工厂不仅制造满足不同需求的个性化家电,同时也在向世界输出全新的“中国智造”。近日,在东京召开的IEC市场战略局(MSB)国际会议上,海尔作为中国唯一的家电企业在世界舞台上发布了自主创新的智能制造解决方案平台COSMO,海尔互联工厂可复制的智能制造模式得到了国际专家广泛好评。[详情]
按照德国工业4.0的描述,未来的智能工厂中,有一个关键要素不能缺少,那就是机器人。随着中国经济转型,人口老龄化以及人力成本的提升,机器人在中国制造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详情]
一向严谨务实的德国人,突然任性地将“工业4.0”定为国策,足见工业界未来变迁之深刻。然则如何进行相应的战略调整,对于信息化平均水平不高的中国企业而言,又是新的一轮考验。幸运的是,新一代云ERP的出现,为我们带来了转型升级的利器。[详情]
近日,由科技部指导,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中国质量协会、科技日报社、新华社瞭望智库、新华社《财经国家周刊》、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让世界爱上中国造·自主创新”第二届中国制造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详情]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详情]
对于工业4.0,其实可以理解为“二横一纵”。 一个“横”是价值网络的横向集成,就是跨企业的集成;另外一个“横”就是从客户到客户的企业内部核心业务集成;一“纵”就是从客户订单一直到智能设备的制造过程的打通。[详情]
我们正在经历第四次工业革命,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工业物联网、大数据技术、云计算等新兴技术为制造业开启了智能化的大门。未来制造将进入一个全新时代,信息与工业紧密融合在一起。[详情]
2016年7月24日,全国智能制造试点示范经验交流会在广东东莞召开。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透露,工信部、财政部今年将继续实施智能制造专项,共安排立项25个省的133个重点项目,预计国家拨款52亿元,接近去年中央对智能制造专项补助的1.5倍。[详情]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风起云涌,按照“中国制造2025”的战略部署,以信息技术与制造业加速融合为主要特征的智能制造成为全球制造业发展的主要趋势。[详情]
能源行业的数字化变革,将是未来十年间我们所能见到的最大变革。[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