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8日是《中国制造2025》推出一周年的日子。李克强总理去年在工业和信息化部座谈会上曾说,工业制造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是实现发展升级的“国之重器”。那么过去这一年,国务院是如何推进“中国制造2025”这一重要国策的呢?[详情]
他非常骄傲地保护了丰田系统,即使分享给其它的日本企业,甚至是最大的竞争对手,当然也包括老美和欧洲(其实也包括亚洲,和咱们大中国),但他一点都不担心,因为大家都喜欢复制,很难究其根源。”[详情]
中国已经是工业大国,但距离工业强国还有不小距离,这就需要加快推动制造业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进程。”李克强总理在5月4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说,““互联网+”是对“中国制造2025”的重要支撑,要推动制造业与互联网的融合发展。[详情]
2016智能制造国际会议于5月11日在北京展览馆隆重开幕[详情]
李克强关于“中国制造2025”的9个判断。[详情]
3个多小时里,72岁的他有问必答;新华社罕见地刊发6700多字的人物专访。访谈的信息量很大,观点犀利,不少是真知灼见。[详情]
众所周知,工业4.0是德国于2012年所提出的发展计划名词,旨在整合资通讯软硬件,建立虚实整合系统(Cyber-PhysicalSystems;CPS),继而以此为核心,辅以智能工厂为精髓,促使制造产业迈向高值化;尽管看似仅为一国创造出来的词汇,然而影响范围却遍及全球,连带掀起第四次工业革命。[详情]
“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大力发展工业机器人,推动高精密减速器、高速高性能控制器、高性能伺服电机及驱动器等关键零部件自主化,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各领域商用。[详情]
创新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需,它消除了稀缺资源瓶颈和生产要素报酬递减问题,是保持经济持续增长的动力和源泉。[详情]
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开局之年,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如何采用新技术产品打造科学合理的“智慧城市”成为各界关注的重点。[详情]
这5种智能制造新模式的试点示范大多与石油石化行业有关。其中,流程型智能制造试点示范方面,明确提出在石油开采、石化化工等流程制造领域,开展智能工厂的集成创新与应用示范,提升企业在资源配置、工艺优化、过程控制、产业链管理、质量控制与溯源、能源需求侧管理、节能减排及安全生产等方面的智能化水平。[详情]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信息技术与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数据量的暴涨成了许多行业共同面对的严峻挑战和宝贵机遇。“人类正从IT时代走向DT时代,”阿里巴巴集团创始人马云经常在各种场合阐述这一的观点,信息社会已经进入了大数据(BigData)时代。[详情]
2016年4月6日国务院常委会议决定,开始实施《装备制造业标准化和质量提升规划》,并且李克强总理明确指出“用先进标准倒逼中国制造升级”。[详情]
以个性化定制汽车模型为示例,由沈自所与SAP中国研究院合作的工业4.0示范生产线比较完整的展示了未来智能制造的场景。[详情]
2014年之前,几乎没有人觉得制造业应该受到国民的尊重,大量的言论充斥着讨伐与控诉,讨伐加班多,控诉利润低,一些制造企业去北京某高校招聘时,甚至被赶了出来,从大学生,到白领,再到尖端的管理人员,都不屑于给自己贴上一个“制造”的标签!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