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系统作为无人平台,其与人机合作在21世纪战争中变得更加普遍,作战单元的有效性将取决于信息在通风装置和机器之间的处理和传输速度。未来战场需要高水平大脑系统通信,为实现这一目标,美国国防预先研究计划局(DARPA)启动一项名为“下一代非手术神经技术”(N3)新计划,旨在开发一种将作战人员与技术连接起来的无创神经接口。[详情]
霍尼韦尔推出全新互联解决方案 GoDirect 路由器,进一步扩展其行业领先的互联飞机产品,为机上互联树立了新标杆。[详情]
继世界首个体细胞克隆猴之后,我国在大动物模型研究领域又诞生一项重要成果——世界首例神经疾病基因敲入猪在中国诞生。[详情]
“兄弟们,我们中机身总装下架比计划提前了一天。大家都是好样的,咬紧牙关不放松,坚持就是胜利啊!”航空工业西飞机身装配厂中机身总装班班长姚斌由衷地感叹道。[详情]
“预计到2025年,广东电网无人机全部由手工遥控操作转变为自动驾驶。”经济日报记者日前从南方电网广东公司获悉,目前该公司无人机自动驾驶技术配套的软件、硬件已经全部研发完毕,全体系实现了自动充电、航线自动规划、自动巡视、自动分析缺陷等功能。[详情]
中国迄今单项投资规模最大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中国散裂中子源(CSNS)将在2018年迎来验收,目前该装置3台谱仪的首批实验计划对外公布,实验覆盖若干前沿交叉和高科技研发领域。[详情]
富士通株式会社和日本理化学研究所最近公布,他们的联合研究小组在材料设计中应用第一原理计算与人工智能技术,对全固态锂离子电池的固体电解质组成做了预测、合成与评价试验,并进行了实际验证。结果证明,即使在较少数据下,通过与人工智能方法结合,仍可高效地找出最佳材料组成,大幅提高材料开发速度。[详情]
“嫦娥四号”的奔月任务将分两步进行:第一步,今年上半年,向地月引力平衡点拉格朗日L2点发射“嫦娥四号”的中继卫星,以解决地面与月球背面的通信和测控问题;第二步,约半年后,发射“嫦娥四号”的着陆器和巡视器,对月球背面开展着陆巡视探测。这是中国探月工程又一次踏上征程,将书写人类探索月球的新篇章。国际权威学术期刊《自然》预测2018年全球科技大事件,嫦娥四号任务“榜上有名”。[详情]
日前,航空工业通飞华北公司某新研型号薄蒙皮机械铣切试验在公司顺利进行,并取得一次性成功。该试验件蒙皮的顺利完工,既解决了新研项目蒙皮加工的难题,更开创了国内薄蒙皮机械铣切技术的先河。[详情]
堡盟大获成功的CX和EX系列相机再添10名新成员,这些相机搭载了ON Semiconductor和Sony的CMOS卷帘快门传感器,其中包括Sony STARVIS系列传感器,可提供500万、1000万、1200万和2000万像素的分辨率,具有低噪声、低发热以及出色的性价比等优点。[详情]
ST展示整套智能驾驶方案,让汽车更安全、环保、智能[详情]
相信任何一个计算机专业的人都不会对RISC(精简指令集)陌生。这次图灵奖获得者就是为RISC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两个人[详情]
生物基领域又一突破,对二甲苯(PX)绿色合成研究取得新进展!
芳烃是重要的石化产品,PX作为最主要的芳烃,是生产三大合成材料——合成树脂、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的基本化工原料。但PX合成工业的高污染特征令业界人士即为头痛!以生物基材料为基础的绿色合成路线有望解决该行业问题。[详情]
亨斯迈与T. Michel Formenbau合作研究E-TPU材料
亨斯迈的热塑性聚氨酯(E-TPU)团队已与蒸汽模具制造商T. Michel Formenbau建立了合作关系。 亨斯迈表示,此次合作将有助于塑料品制造商探索使用扩展型TPU的应用。[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