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在大型航展上展示其“刀锋”(BLADE)层流机翼验证机的空中客车公司,日前与来自众多利益相关方的代表共同签署了一项协议,这不仅标志着这一独特项目的成功合作,也肯定了他们希望在欧盟“清洁天空”框架下开展此项目的意愿。空中客车首席执行官托马斯·恩德斯与来自欧洲议会、欧盟委员会、德国政府、欧盟成员国和全欧洲的工业合作伙伴等利益相关方的代表共同参加了签约仪式。[详情]
空中客车直升机与西贝尔通过H145与CAMCOPTER S-100无人飞行系统(UAS)进行了有人驾驶与无人驾驶合作能力测试。这是首个欧洲直升机制造商针对此技术最高水平互动性的验证。[详情]
由中核集团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自主研制的第三代棒控棒位系统,具备“全数字化、智能化、高可靠、小型化”等特点,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对全面提升我国核电自主化水平并支撑核电“走出去”战略具有重要意义。[详情]
机床,又被称为工业之母,制造机器的机器。机床行业的上游包括钢铁、铸造行业,而下游则影响着汽车、铁路、风电、核电、船舶制造、航空运输以及关乎到国防的军工行业。[详情]
新鲜出炉!就在昨日,高通公司推出全新的视觉智能平台(Qualcomm Vision Intelligence Platform),推出两款为物联网终端打造的系统级芯片产品 ——QCS603和SCQ605,由10纳米FinFET制程工艺打造,结合人工智能技术,具备强大的计算机视觉处理能力。[详情]
昨日,三大运营商内部人士证实,三家均已获国家相关部门批准,将在北京等部分城市试点建设5G网络。[详情]
中国电信与华为公司合作,在深圳完成5G无人机首飞试验及巡检业务演示。这是国内第一个基于端到端5G网络的专业无人机测试飞行,成功实现了无人机360度全景4K高清视频的实时5G网络传输。[详情]
在2018中国“互联网+”数字经济峰会上,沈阳机床“i5智能共享机床”被评为2017年度中国“互联网+”十大优秀案例(制造业类)。[详情]
日本开发利用风力发电机的状态监测数据和人工智能(AI)来预测故障的技术
日本新能源产业技术综合开发机构(NEDO)与东京大学和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合作,共同开发了利用风力发电机的状态监测数据和人工智能(AI)来预测故障的技术。日本国内的风力发电机经常因零部件故障和事故而停止运转,与海外的风力发电机相比,运转时间比较短,不过现已确认,利用此次的开发成果能大幅缩短发电机停止运转的时间,可将风力发电的设备利用率由21%提高至23%。[详情]
空客旗下Stelia航宇公司的工程人员日前创造出了世界首个自加强机身壁板,他们以增材制造集成加筋结构以提供结构加强。工程人员使用的是丝束电弧增材制造,将加筋铝丝沉积到壁板的内表面。目前,机身内部网状的加筋结构均是通过手工紧固或者焊接上去的。[详情]
美国NASA于4月2日正式授予洛马公司一份2.475亿美元的合同,用于建造新型超声速X-Plane飞机,计划2021年底交付NASA阿姆斯特朗飞行研究中心。新型X-Plane称为低音爆飞行验证机,其使命是为实现商用超声速客机跨陆地飞行提供关键数据。[详情]
日前从工信部等权威部门获悉,为推进先进制造业发展水平,我国将加快发展新材料、生物医药、电子信息、5G、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制造业的深度融合。此外,还将实施新一轮制造业重大技术改造升级工程,加快制造业的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发展的水平,以此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和附加值,全面提升制造业全产业链的竞争能力。[详情]
4月9日,航空工业强度所在阎良新区顺利完成AG600飞机船尾着水工况限制载荷静力试验,吹响了水上首飞全机静力试验攻坚战的号角。[详情]
近期,中国航空学会在北京主持召开了AC313大型民用直升机成果鉴定会。鉴定委员会认为,AC313直升机研制项目技术复杂难度大,有多项重大创新,整体技术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高原综合运行能力及适航符合性验证方面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同意通过成果鉴定。[详情]
日本东丽工业株式会社决定增加其美国子公司卓尔泰克的大丝束碳纤维生产能力。[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