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度允许的条件下,粗加工取较大的切削深度,以减少走刀次数,提高工件生产率;精加工一般取较小的切削深度,以获得较高的表面质量。[详情]
激光切割一直是激光加工应用最广泛的一项技术,脉冲激光适用于金属材料,连续激光适用于非金属材料,后者是激光切割技术的重要应用领域[详情]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汽车电子化程度不断提高,传统的机械系统已经难以解决某些与汽车功能要求有关的问题,因而将逐步被电子控制系统代替。传感器作为汽车电控系统的关键部件,其优劣直接影响到系统的性能。[详情]
在机床加工的道路上,所有企业都致力于让自己的产品无限趋近于零误差,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总是很骨感的,在实际加工过程中,机床精度或多或少会受到各种内外因素的影响。[详情]
据麦姆斯咨询报道,服务于全球电子应用领域的半导体行业领导者STMicroelectronics(意法半导体),近日推出了一款汽车级6轴惯性传感器ASM330LHH,可应用于先进车辆导航和远程信息处理应用中的超高分辨率运动跟踪。[详情]
逆向开发,快速学习,后来居上的确是国内目前的很多优势产业在最近几十年走过的路子。但是,这个方法未必适用于芯片、发动机等核心技术领域。[详情]
近日,国际自动机工程师学会(SAE)航空航天材料增材制造委员会(AMS-AM)发布了首套行业增材制造材料与工艺标准,包括4项具体标准,主要涉及基于粉末床的激光熔融(LPBF)增材制造技术。[详情]
据外媒报道,岭纬科技有限公司(Neuvition, Inc.)于近日发布首版480线高清视频激光雷达Titan M1,该款半固态激光雷达的的分辨率为480条垂直线(vertical lines),各条垂直线的最多可含1280像素(分辨率为1280 x 480),这是当前商业市场上分辨率极高的一款激光雷达产品,其数据速率高达150万点/秒,可多次回波(multiple returns),最大测距为200米。[详情]
指纹识别在实现了屏下指纹技术的突破之后,当下又有了新的突破。近日,韩国科学家研究出了一种透明的指纹传感器,可大幅提高指纹识别的灵敏度和传导度,几乎可以做到全屏幕指纹识别。[详情]
研究者利用流体封闭的涡旋结构,开发出了巨磁阻传感器结构,即使与目前最先进的传感器相比,该传感器也毫不逊色:磁噪声更低,线性度高出一个数量级,磁滞几乎可以忽略。[详情]
所谓生物识别技术就是,通过计算机与光学、声学、生物传感器和生物统计学原理等高科技手段密切结合,利用人体固有的生理特性,(如指纹、脸象、虹膜等)和行为特征(如笔迹、声音、步态等)来进行个人身份的鉴定。[详情]
英国《自然·通讯》杂志近日发表了一项材料科学新突破:韩国科学家团队用超长银纳米纤维和纯银纳米线组成的随机混合网络纳米结构,创造出新型透明电极,进而产生一种透明的指纹传感器。[详情]
从上面可以看出,SONY IMX363传感器在传感器面积上可谓目前旗舰水平,传感器大小到达1/2.55;由于底大一级压死人的摄影传感器理论,更大的传感器能带来更大的单个像素大小,而单个像素大小在成像上影响最大的就是夜景拍摄时的噪点控制,IMX 363所带来的1.4μm单个像素大小,[详情]
与传统机床相比,数控机床增加了数控系统和相应的监控装置等,应用了大量的电气、液压和机电装置,导致出现失效的概率增大;工业电网电压的波动和干扰对数控机床的可靠性极为不利,由于制造系统的结构复杂且价格高,因各种故障而造成的“停机损失”已经成为企业生产中的负担。[详情]
随着W16与W26产品系列的问世,新一代光电传感器开始崭露头角。它配备一切必要功能,旨在进一步方便用户作业并提高流程安全与效率。[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