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读中外人工智能科研生态差异?人工智能未来发展将如何跨越技术与伦理的边界?人工智能的全球对话是竞争还是共生?齐国君近日接受独家专访,对此作出解读。[详情]
在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期间,创首科技(武汉)有限公司作为国内机器人领域的创新企业代表,携多款自主研发的智能机器人产品亮相,引发行业关注。大会期间,智汇工业采访了创首科技总经理康乐俊,探讨中国机器人产业的发展趋势及创首科技的创新实践。[详情]
2025年8月,北京国家会议中心的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现场,各类智能机器人展品琳琅满目,其中柏奥尼克机器人(宁波)有限公司的全尺寸人形机器人Adam凭借自然流畅的步态演示,成为展会焦点。[详情]
松延动力首席财务官韩深任:人形机器人量产破百,掘金千亿级具身智能市场
2025世界机器人大上,智汇工业采访了北京本土企业松延动力,采访中首席财务官韩深任首次披露人形机器人量产进展:7月交付量突破100台,8月产能预计达200台,订单量较4月增长超400%。[详情]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各行各业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变革。而在这场浪潮中,总有一些人以其敏锐的洞察力和不懈的努力,成为引领方向的关键力量。[详情]
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现场,北京亦庄展馆内人头攒动。来自全国各地的科技爱好者、行业专家和媒体记者齐聚一堂,共同见证这场全球机器人领域的盛会。[详情]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扩大5G规模化应用,加快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从行业发展角度看,当前在推动5G与工业互联网深度融合过程中面临哪些挑战?从5G到5G-A,再到5G-A商用一周年,为6G的发展带来了哪些经验或启示?[详情]
AI给生物医药带来新机遇——访北京诺禾致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瑞强
以新质生产力赋能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多主体参与、多要素支撑、多层面协同运行。如何激发、培育更多的参与者?民营企业如何看待当前的时代机遇?企业如何培养核心竞争力?[详情]
市面上看空的观点认为“通用具身智能还太早,商业化不清晰。”而王潜眼中的行业发展进程图则要快上许多。他预计类GPT-3水平的具身智能大模型有望在一年左右出现。具身智能真正的商业化落地周期,也会在未来一到两年内逐步展开。[详情]
?今年4月29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位于徐汇区的上海“模速空间”大模型创新生态社区调研。据报道,智元机器人联合创始人&CTO彭志辉携智元灵犀X2、精灵G1、远征A2等核心机器人产品与场景算法参加了本次调研活动。[详情]
国家统计局:下阶段要继续扩大国内需求 落实各项支持工业发展政策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今日上午10时举行新闻发布会,请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介绍2025年4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并答记者问。[详情]
4月18日,国新办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2025年一季度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情况。记者从会上获悉,当前,我国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已实现41个工业大类全覆盖,去年核心产业规模超1.5万亿元,带动经济增长近3.5万亿元,为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了重要支撑。[详情]
3月26日,被誉为中国电子智造领域“风向标”的2025慕尼黑上海电子生产设备展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盛大开幕。展会首日,智汇工业在展馆现场有幸采访了波士胶(上海)管理有限公司工程胶粘剂中国区销售经理刘江涛博士,围绕电子胶粘技术创新、行业绿色转型等热点议题展开深度对话,探寻这家百年企业的技术突围与可持续发展之道。[详情]
2025年3月26日,2025慕尼黑上海电子生产设备展在上海新国际会展中心盛大开幕。智汇工业有幸采访了上海花王化学有限公司研发部韩晶先生,韩晶现场分享了公司在电子制造清洁领域的创新突破与战略布局。[详情]
【智汇专访】宁波亦唐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硬核技术引领国产高端装备突围
3月26日,在2025慕尼黑上海电子生产设备展盛大开幕期间,智汇工业记者有幸采访了宁波亦唐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亦唐科技)的副总经理孙昊先生。[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