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国家发改委网站发布的《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等关于促进大功率充电设施科学规划建设的通知》指出,结合当地经济发展水平、新能源汽车推广力度和电力资源分布,以即充即走场景为重点,因地制宜、适度超前、科学合理做好大功率充电设施发展布局。[详情]
在江淮汽车与华为联合打造的尊界超级工厂,超过1800台智能机器人作业,实现冲压、焊装、涂装、总装车间全面自动化与数字化,借助自研算法及工业级监控机器人,对1500个关键点进行AI视觉检测,对外观微小瑕疵的检测精度可达0.2毫米。[详情]
近日,广汽印尼智慧工厂在雅加达正式竣工并投产。这座融合绿色理念与智能制造的现代化“灯塔工厂”,不仅是广汽集团深耕东南亚的重要里程碑,更标志着One GAC 2.0全球化战略在印尼的全面落地,正式开启广汽“在印尼、为印尼”的新篇章。[详情]
高可靠、高精度、高像素!纳芯微汽车前灯照明解决方案——重磅新品三连发!
随着智能汽车照明的持续演进,ADB(自适应远光灯)正逐步成为整车照明系统的重要配置之一。为打造更安全、更智能的前灯控制系统,纳芯微正式推出覆盖前级升压(Pre-Boost)、恒流驱动、矩阵控制三大核心环节的整套解决方案![详情]
在广袤的沙漠中,沙丘如同自然界的流动建筑,随风而变,形态万千。这些看似静止的沙堆,实际上蕴含着深刻的流体力学智慧。沙丘的形成和演变过程中,自然选择优化了其形状和结构,使其能够在风的侵蚀和沙粒的流动中找到平衡。这种自然界的减阻艺术,为人类科技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启示。通过对沙丘减阻特性的研究,科学家们开发出了新的减阻技术,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制造、建筑设计等领域,极大地提升了人类科技的效率和性能。[详情]
近日,江淮汽车与华为合作打造的豪华新能源轿车尊界S800正式开启批量投产,引发关注。业内人士认为,这正是中国汽车工业向价值链高端迈进的一个缩影,也是汽车行业以开放共赢推动产业融合发展的生动写照。[详情]
据统计,全球每年因交通事故死亡人数约130万,其中90%以上由驾驶员分心、疲劳或违规驾驶导致。“安全第一”是无人驾驶的核心理念和价值观,然而无人驾驶不意味着零事故,而是通过技术消除人为操作失误,进一步降低交通事故发生率和人员伤亡。经过二十几年的发展,无人驾驶已经来到人们身边。某种程度上说,无人驾驶承载着人类超越人类驾驶员,实现更安全、更便捷出行服务的梦想。[详情]
2025年6月6日,全球领先的车规级无线感知和通信芯片企业加特兰在上海浦东张江科学会堂成功举办了“2025加特兰日”活动,主题为“通感融合,智启新程”。在上午的发布会中,加特兰重点展示了其在毫米波雷达领域的最新技术突破,并深入探讨了这些技术如何为智能汽车主动安全系统提供核心价值。[详情]
在科技浪潮汹涌澎湃的今天,智能网联汽车正在重塑人们的出行方式。当华为车BU与小鹏汽车宣布聚焦AR-HUD(增强现实抬头显示系统)解决方案的合作,并于6月5日共同举办线下活动时,一场关于未来驾驶体验的深刻变革悄然拉开序幕。[详情]
近日,财政部、工信部公布全国第三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名单,全国总计35个城市入选。温州市以综合成绩第五名成功入围,获国家财政专项资金补贴1亿元。[详情]
新能源汽车产业爆发式增长,汽车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的 "三化" 浪潮正重塑全球半导体产业格局。作为汽车电子的"神经中枢",车规级芯片的质量水平直接关乎行车安全与用户体验,其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已成为半导体企业突破车规认证壁垒、抢占市场先机的核心竞争力。[详情]
走进岚图智慧工厂,像闯进了代码与机械沟通构建的平行时空。总装车间里,不同款新能源车在智能输送带上悬空滑过,机械臂以毫米级精度锁死每个零件,AGV小车在工位间穿梭,靠实时数据算出走位最优解,把零部件精准送到指定位置。[详情]
在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蓬勃发展的浪潮中,功率半导体作为电动汽车动力系统的核心组件,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而在这场技术革新与市场变革的交织中,国产力量正逐步崛起,其中江苏长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晶科技”)凭借其卓越的技术创新能力和市场洞察力,成功打造出世界级的新能源汽车功率芯片。[详情]
今年以来,中国汽车产业创新成果呈现井喷之势,多家新能源车企核心技术领域取得重大突破。从动力电池技术迭代到智能驾驶系统升级,从充电技术突破到跨界生态融合,一系列创新成果彰显出中国汽车产业的蓬勃活力与发展潜力。[详情]
将“13+34”产业链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工业经济发展的主攻方向,聚焦全市13条标志性产业链、34条重点产业链,逐链开展产业研究谋划,分类培育重点产业链,动态优化产业链体系,以产业链能级跃升引领带动全市工业经济提档升级。[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