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据数据显示,生物药市场在2011年至2018年期间实现了快速增长。有分析预测2016-2020年中国生物药品将继续高速发展,到2020年市场规模将达3333亿元,复合增长率为18.1%,未来发展空间巨大。[详情]

10月16日,中国制药装备行业协会连续发布两则关于行业标准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其中一则为《抗生素瓶液体灌装压塞机》等五项行业标准征求意见的函,一则为《变频式风选机》等五项行业标准公开征求意见。[详情]

据商务部数据显示,2018年,受审批制度改为监管制度的影响,政策放松下,我国医药电商交易规模迅速扩大,2018年医药电商包含第三方交易服务平台交易额在内的销售总额达到2315亿元。随着互联网+与医药行业的深度结合,我国网上销售药品的限制逐步减少,这几年中国医药电商的到了巨大发展,根据某机构预测,2018年,中国医药电商交易规模达到1234.4亿元,行业依然呈现增长趋势。[详情]

今年下半年以来,受4+7带量采购全国扩面等政策的影响,医药板块内部格局继续分化,但由于医药行业兼具消费及成长属性,后市机会仍被看好。业内建议,重点关注鼓励创新的创新药及产业链,即进行创新药研发的公司以及为创新药企提供研发和外包服务的公司。其中,创新药方面,建议国产医药创新龙头恒瑞医药、复星医药等;为创新药企提供研发和外包服务的公司,建议关注药明康德、泰格医药等龙头CRO巨头。[详情]

不难发现,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工智能产品已经入驻医院,如导诊服务的医疗机器人,为病患提供医疗咨询、引导、挂号等服务;相关医护助手,则会协助医生记录病患信息,从而减轻医护人员的工作。那么在未来十年,医疗健康领域还会带给我们哪些惊喜呢?[详情]

近日,中国化学制药工业协会发布了《2019中国化学制药行业优秀企业和优秀产品品牌榜》,[详情]

近年来药品“带量采购”政策愈演愈烈,2019年,“4+7”带量采购政策更是持续推进,由原来的“4+7”试点城市逐渐推向全国。据了解,该政策在影响本土制药企业的同时,也对跨国药企产生了重大影响。[详情]

药品安全关系国计民生,必须按照要求做好药品监管,才能推进社会共治保障药品安全。近日,在2019年全国安全用药月启动仪式暨第四届中国药品安全论坛现场,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食品药品审核查验中心主任王小刚披露了一组数据:近年来,共对27个国家,154个品种实施了药品境外生产现场检查,其中有21个品种被公告,受到了暂停进口,停止销售和使用,不予再注册等行政处理,并有20个品种在获知被列入境外检查后,企业主动撤审、退审、甚至放弃了品种文号。[详情]

呼吸道合胞病毒( respiratory syncyial virus,RSV)是引起婴幼儿、老年人及免疫功能缺陷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体。根据WHO的流行病学数据,全球每年超过3300万例次的急性下呼吸道感染,300多万次就诊以及11万多例死亡与RSV感染有关。[详情]

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中药类出口量价齐升,实现了稳步增长。中药类出口金额39.09亿美元,同比增长7.39%;出口均价同比增长16.69%,带动了中药类出口额的增长。业内认为,中医药产业的国际化发展已经驶入快车道,中医药企业的海外发展前景被看好。[详情]

近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广东省加强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实施方案》。《方案》指出,广东省将组织省内54家三级甲等公立医院组团帮扶78家县级公立医院,同时还提出了未来3年广东省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增量提质的实施方案,从而建立以健康为中心、防治结合的县镇村三级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新体系,有效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详情]

2019秋冬季来临,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又将迎来新一轮大气污染治理攻坚战。近日,生态环境部、发改委等多部门印发《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9-2020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明确了所涉区域今后6个月的大气治理任务和重点。[详情]

近日,江苏省55家公立医院抱团,与销售血管介入支架和双腔起搏器的企业展开谈判。6个心脏血管支架品种、25个双腔起搏器品种,正式成为江苏省高值医用耗材联盟采购品种。在此次谈判中,支架中选品种价格平均降幅为51.01%,降幅非常大的有66.07%;起搏器中选品种平均降幅15.86%,降幅非常大的可达38.13%。相当于原来13400元/个的支架,现在仅需7000元/个,四个支架就能够节省20000多元。[详情]

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是保障药企正常生产经营的长久之计,也是药企适应市场需要、增加效益、提高竞争力的必然选择。为响应国家号召,进一步降低运营成本,推动行业绿色发展,很多药企都走上了节能减排的道路。[详情]

据国家统计局网站消息,2019年9月份,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1.2%,环比上涨0.1%;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下降1.7%,环比上涨0.2%。1—9月平均,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与去年同期持平,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0.3%。根据2019年9月工业生产者价格主要数据,就医药制造业出厂价格来看,环比跌涨幅为0%,同比上涨1.1%,1-9月同比上涨2%。[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