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乐世推出紫外线臭氧智能双效消毒产品系列,助力抗“疫”保卫战
艾乐世 (ALS) 紫外线臭氧智能双效消毒产品系列经过上海智汇电器有限公司全体员工近2个月的超常规奋战,即将与广大消费者和专业受众见面。紫外线消毒和臭氧灭菌,双效合一,开创行业新标杆。作为提供移动照明工具解决方案的专业企业,上海智汇电器有限公司全力调整产品结构,迅速参与到抗击疫情,不获全胜绝不收兵的战斗中。[详情]
春回大地,湖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已进入下半段,企业单位复工复产逐步提上日程。其中,员工们最担心的还是复工复产后的安全防护问题。[详情]
集邦咨询半导体研究中心(DRAMeXchange)表示,虽然疫情在中国看似趋缓,然而在中东、欧洲与美国急速扩散,世界卫生组织(WHO)已正式宣布新冠肺炎成为全球大流行传染病,这将让全球经济陷入系统性风险,存储器市场恐怕提前反转进入不景气周期。[详情]
TI Jacinto 7处理器平台推动新一代高级驾驶辅助系统
自动停车、自动紧急制动、自适应巡航控制,这些曾经专供豪华汽车使用的驾驶辅助功能现在主流的汽车上得到了扩展应用,为驾驶员的日常,提供更高级别的自动驾驶和高级驾驶员辅助系统(ADAS)。[详情]
宏旺半导体与中南林业科技大学达成产学合作 打造存储芯片专业人才
由于基础薄弱、资金投入不够等因素,中国芯片发展常常受国外制约,而人才短缺更是国产芯片行业“缺芯少魂”的重要制约因素。据《中国集成电路产业人才白皮书(2018-2019年版)》统计显示,截止到2018年底,我国集成电路产业从业人员规模约为46.1万人,而2021年前后,我国集成电路行业人才需求规模预计为72.2万人左右,也就是说,至2021年,我国仍然存在26.1万的人才缺口。 [详情]
3D打印技术可以为防止新冠病毒传播做出贡献。来自比利时的3D打印领军企业Materialise设计了一款3D打印免手触开门器,使人们可以用手臂来开关门,避免了手与门把手的直接接触。Materialise已免费提供可供打印的设计文件,并呼吁全球的3D打印企业来制造这款开门器,让更多人得以使用。[详情]
近40%的受访者表示,他们对COVID-19对其业务的影响感觉比上个月更加糟糕。总的来说,绝大多数(86%)的电子产品制造商和供应商担心这些影响,这与IPC 2020年2月报告中的结果相当。[详情]
研究人员将低成本触觉传感器与机器学习相结合 开发具有抓握感觉的机器人
让机器人抓取物体时对物体产生感觉对提高效率非常重要。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宣布,他们已利用机器学习技术开发了一种低成本的触觉传感器。该传感器能高分辨率、高精度地测量力的分布。这些特征使机器人手臂能够更灵活地抓住敏感、脆弱的物体。[详情]
Oculus 刚刚发布了面向 Quest 虚拟现实(VR)头戴式系统的重要更新,旨在让 VR 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灵活、社交和易于使用。本次更新加入了新的通用菜单、沉浸式覆盖体验、以及对 2D 应用程序的多窗口支持。重新设计的通用菜单,呈现了个性化的仪表板,用户可在沉浸式环境和 2D 应用程序之间轻松导航、控制设备、并与他人和系统保持状态联系。[详情]
英特尔实验室和康奈尔大学的研究人员,刚刚展示了英特尔神经形态研究芯片 Loihi 的独特能力 —— 仅通过气味来识别多种有害的化学物质。[详情]
俄罗斯托木斯克工业大学与中国和德国专家共同研发出一种特殊的纳米导线。依据这种纳米导线特性,可以将其作为特殊的透明电极用在柔性电子产品和太阳能产品上。这一研发成果是根据纳米结构合成的新研究方法。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纳米材料》期刊上。[详情]
英国《自然·机器智能》杂志16日发表的一项人工智能研究,英特尔神经形态计算实验室以及康奈尔大学的联合团队报告称,他们实现了一种设计用来模拟生物嗅觉的神经算法。这项成果意味着一种强大方法的出现,在此基础上,未来可开发出超越当前人工智能趋势的新算法。[详情]
2020年,5G网络建设进入快车道,公共通信网络(以下简称公网)正以前所未有的态势飞速发展。近日有媒体报道称,相较于各大运营商积极投建运营的公网而言,专网领域的布局整体相对落后,还有待被5G技术的光芒点亮。[详情]
在新年期间,英威腾的技术人员,则成为抗疫的“逆行者”,在石油、冶金、压缩机、印刷包装等制造业细分行业不畏艰难、默默守护,为客户的生产恢复提供专业支持,为制造业生产复工保驾护航,贡献了自己的力量。[详情]
由于智能电网的发展,最终用户(可再生能源发电设施、电网运营商、分布式发电设施)中的储能系统预计将出现更大的增长。全球2018年部署的电池储能系统装机容量为4.9 GW,预计到2023年将达到22.2 GW。[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