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电子产品生产基地。但是,由于物价带动人工费用上涨,智能手机和便携式计算机等电子产品的代工企业为寻求廉价劳动力,已开始加速进行工厂转移。世界最大的电子产品代工企业富士康于1988年进驻广东深圳,随后为了寻找劳动力成本更加低廉的地区,应对劳动力资源紧张,逐渐将工厂向中西部迁移,以降低用工成本。这些中西部地区包括山西太原(2003年)、重庆(2009年)、四川成都(2010)、河南郑州(2010年)、贵州贵阳(2013年)等。[详情]

数字化的颠覆能力从汽车行业就不难看出。例如人们买车时通常会根据预算进行,而汽车有90%的时间都处于待机状态。[详情]

既然称之为“革命”,工业4.0就不仅仅是用今天我们的眼光可以去理解和把握的,必须有面向未来的思维才能真正去理解它,并把握它的脉搏。[详情]

回到当下热议的工业4.0,不久前该大学曾面向汉诺威地区做过一项专题调查,结果显示大企业离工业4.0比较近,而大多数的中小企业离工业4.0比较远。[详情]

北京时间2016年4月28日,在博世力士乐德国汉诺威工业博览会的展台上,博世力士乐中国和广州瑞松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瑞松科技”)举行了隆重的工业4.0战略合作协议签署仪式。[详情]

工业4.0,目前大家的共识是比较清晰的,从蒸汽机革命到电力革命,再到信息革命最后到现在的机器革命是一个整体脉络。[详情]

以西门子、大众为代表的国际龙头企业在实现“智能工厂”上已经驾轻就熟,而“智能生产”更是中小企业在新一代智能化生产技术方面有所成就的有效出口。[详情]

所有的规则都被打破,新的秩序正在形成,在这个智能化时代,一切都在被重新定义,尤其是制造业。[详情]

2016年德国汉诺威工业博览会4月25日正式开展。本届博览会汇集了75个国家和地区的5200多家企业,重点展示工业自动化、数字工厂、能源、工业供应商、研究与技术5个方面的最新工业发展成果。[详情]

德国目前正在通过实施“工业4.0”进入下一个创新阶段。本质上讲,“工业4.0”是将生产自动化的现实世界与信息技术的虚拟世界相结合。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许多其他国家都在朝这一方向迈进,并基于本国国情提出了不同的发展战略,例如“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等。[详情]

2015年,在中国经济面临转型的关键时期,中国“制造强国战略”应势而生,其中引起广泛关注的便是“中国制造2025”战略,这预示着未来10年内中国在制造业领域的投资将进一步加大。[详情]

“互联网+制造”就是工业4.0。“工业4.0”是德国推出的概念,美国叫“工业互联网”,我国叫“中国制造2025”,这三者本质内容是一致的,都指向一个核心,就是智能制造。 [详情]

工业4.0 即第四次工业革命,是当前制造业最关注的话题。各国产学界及政府已经出台一系列明确规划和政策配套,包括德国的“工业4.0 项目”,美国“工业互联网”,以及中国政府的《中国制造2025》规划等。[详情]

当前制造业企业中普遍存在着四种主要的资产管理的需求,分别是品牌、商标资产、知识型资产、营运资产和有形资产。这四种资产在当前制造业从工业3.0向工业4.0阶段的过渡时期对应的信息化管理技术分别是CRM、PLM、SCM、ERP等。[详情]

霍尼韦尔过程解决方案(HPS)宣布推出全面维护现场服务。这是一个帮助客户提高安全性、设备可靠性和系统性能的现场仪器仪表服务柔性框架。全面维护服务为帮助客户从应答性维修转化到一个更有效、更有计划性的盈利性解决方案提供了一个全球通用型简单框架,以防止计划外开支。[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