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西部地区低空经济发展研究报告》发布绘就区域低空经济战略蓝图
8月3日,在2025企业家太阳岛年会期间,低空经济与智能制造融合发展论坛举办。[详情]
双工位连发、智慧工厂实现量产 ……中国商业航天“飞出”新高度
北京时间8月4日18时21分,我国在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十二号运载火箭,成功将卫星互联网低轨07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此次任务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587次飞行。[详情]
8月1日讯 日前,我国航空航天新材料领域再传捷报,湖南博翔新材料有限公司承担的中国航发商用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原位改性连续碳化硅纤维高温性能研究”项目顺利通过专家组验收。[详情]
近日,在“新天工开物——科技成就发布会”航空科技专场期间,聚焦我国航空领域自主创新成就,由中国航空学会推荐的三项突破性航空技术成果进行了集中发布。[详情]
天津大学合成生物与生物制造学院团队近期在《自然》期刊中发布论文,推出了一种革命性的“自修复无人机外壳”技术,相应外壳具备自愈合、防结冰与智能感知能力,有望从根本上解决无人机在极端环境下飞行所面临的结冰、损伤与能耗难题。[详情]
7月29日下午,2025年全国航空航天模型锦标赛(室外项目)新闻发布会在宁夏吴忠市红寺堡区召开。[详情]
同一周内,中国机器人上演冰与火之歌——在无锡威孚高科的车间里,全尺寸工业人形机器人“艾德”正扛着6公斤货物在工厂里疾驰;另一边在1800公里外的雄安新区里,成功实施了全球首次机器人低轨道卫星(LEO)远程手术。工业和医疗两大高壁垒领域,同时迎来了机器人场景落地关键突破。[详情]
3D打印轻型涡喷发动机,首次飞行验证成功,助力中国航发新突破
据国内开源的资料显示,7月1日,由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AECC)湖南动力机械研究所,自主研制的3D打印极简轻质微型涡喷发动机配装试验平台,在内蒙古圆满完成首次飞行验证。[详情]
在6月14日举行的南京低空经济发展重要活动上,覆盖低空管控、装备制造、通信保障全链条的36项硬核科技成果重磅发布。[详情]
据报道,我国第一型按国际通行适航标准自主创新研制的1000千瓦级AES100发动机5日获颁生产许可证并签订销售合同,表明该发动机迈向批量生产阶段。[详情]
据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消息,北京时间6月6日4时45分,中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卫星互联网低轨04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详情]
6月4日消息,北京量子信息科学研究院量子直接通信团队自主研发的量子直接通信激光器模块和相位编码模块,于5月29日4时40分搭载在箭元科技元行者一号验证型火箭,随着火箭的成功发射,团队圆满完成星地量子直接通信系统模块级验证。[详情]
5月14日12时12分,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起飞,随后成功将太空计算卫星星座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详情]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师生研发的首个人形机器人“工创一号”在校园里首秀,引发社会关注。记者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获悉,4月16日,该校工程实践与创新中心正式揭牌。[详情]
数字化浪潮在全球范围持续演进,工业用户越来越关注如何通过数字化方式对生产制造完整价值链进行改造。5月15日,北京,全球能效管理与自动化领域数字化转型专家施耐德电气宣布正式挂牌成立施耐德智能技术有限公司。施耐德电气(中国)有限公司工业事业部智能制造业务负责人李凯先生任施耐德智能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