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能源鲁西矿业彭庄煤矿以“两化融合”为战略引领,通过智能化改造、技术创新与人才培养的深度融合,构建起覆盖通风管理、粉尘防控、火灾预警、设备运维等核心领域的智能通防体系,显著提升矿井安全管理的精准性与可靠性。[详情]
2025年5月15日,由全国机器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办的首批人形机器人系列国家标准启动会在北京机械工业自动化研究所有限公司成功召开。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主管部门领导,以及来自科研院所和企业的专家出席了会议。会议宣布首批人形机器人国家标准项目正式成立,并公布了各标准项目的召集人与组成名单。[详情]
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EPFL)科研团队以鱼饲料为原料,打造出一款水上机器人,在完成使命后,便会化作鱼群的美餐自然降解。此前,该校科学家还与意大利科学家携手,推出一款可完全食用的机器人婚礼蛋糕RoboCake。[详情]
今年1月,中国银行提出未来5年为人工智能全产业链各类主体提供不少于1万亿元专项综合金融支持。记者近日在深圳调研了解到,中国银行总行和深圳市分行通过建立健全支持人工智能产业的长效机制,创新“全周期”服务模式和特色产品等,强化对深圳人工智能产业的加力支持和精准滴灌。[详情]
5月14日12时12分,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起飞,随后成功将太空计算卫星星座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详情]
全国人大常委会2025年度立法工作计划公布,根据立法计划,全国人大常委会今年将继续审议的法律案共14件,计划初次审议的法律案共23件。记者关注到,生态环境法典、检察公益诉讼法均列入计划初次审议法律案,而对人工智能健康发展等方面的立法项目,立法计划称将由有关方面抓紧开展调研和起草工作,视情安排审议。[详情]
山东竞逐“零碳” 新赛道:绿色智慧工厂扩围,“微电网”赋能行业转型
所谓“零碳工厂”,是在一定时间范围内从事生产、经营过程中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为“零”的生产工厂,即从原料生产到废弃物处理的全生命周期生产过程中碳排放量为零。[详情]
Q1库卡中国机器人订单量增长超35%;总投资5亿元的半导体机器人生产基地开工
5月1日,中科芯微半导体机器人研发生产基地项目在中德(沈阳)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开工建设,该项目计划总投资5亿元,项目竣工投产后,可实现年产半导体机器人1000台套,预计新增产值10亿元,实现税收5000万元。[详情]
在全球人口持续增长、粮食需求不断攀升的背景下,提升作物单产能力成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农业物联网设备作为现代信息技术与农业深度融合的产物,正通过精准感知、智能决策与自动化执行,为作物单产能力提升构建起坚实的解决方案底座。本文围绕农业物联网设备在作物单产提升中的应用,从技术原理、实践案例、经济效益、政策支持等多个维度展开探讨,旨在为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参考。[详情]
汽车行业作为工业机器人应用规模最大、技术要求最高的领域之一,既是工业机器人企业的“技术试炼场”,也是市场增长的核心引擎。[详情]
普华永道联合上海现代服务业联合会昨天共同发布《2025上海智能汽车发展白皮书》。[详情]
南大团队实现具有手性选择性的光子晶体结构,可用于智能汽车和智慧工厂
近日,南京大学陆延青教授和寇君龙教授课题组研发出一种基于光子晶体圆偏振态的多功能成像器,该器件能够同时提供亮场成像和高分辨率的边缘检测两种可切换功能。[详情]
助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创投实录:人形机器人赛道跑出“工业派”黑马,首个“省战新直投项目”埃斯顿酷卓的硬核突围
3月26日,南京正式揭牌成立机器人产业攻坚推进办公室,以机制创新为突破口,全力培育更具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全速竞攀机器人产业发展新高地。[详情]
近日,库卡(KUKA)宣布推出的iiQKA.OS2机器人操作系统,iiQKA.OS2是一款全新的、支持人工智能且基于网络的机器人操作系统,旨在简化工业自动化流程。[详情]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师生研发的首个人形机器人“工创一号”在校园里首秀,引发社会关注。记者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获悉,4月16日,该校工程实践与创新中心正式揭牌。[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