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日至16日,以“教育发展与变革:智能时代”为主题的2025世界数字教育大会在湖北武汉举办。通过这场大会,可以看到数字教育的新发展、新亮点。[详情]
5月15日,“大国工程看新疆”全媒体报道团队来到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阜康市,走进我国西北首座百万千瓦级大型抽水蓄能电站——国网新源新疆阜康抽水蓄能电站。[详情]
十年前,当“数字中国”战略刚按下启动键时,没人能想到AI会这样闯入生活——亦庄的大街上,自动驾驶汽车往来穿梭;在超级工厂,机器人24小时不间断进行标准化生产;中关村的实验室里,光量子芯片挑战算力极限;多家医院宣布,将AI医疗落地到医院诊疗场景中……在北京,功能各异的AI应用正被注入“灵魂”,加速“进化”,赋能更多生产生活场景。[详情]
在数字浪潮席卷全球的当下,数字中国建设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力量,在时代的坐标轴上镌刻下重要坐标。当前,科技强国战略全面推进,“人工智能+”战略稳步实施,湖南省“智赋万企”专项行动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详情]
在工业4.0的赛道上,传统自动化生产线正面临“大脑”与“四肢”协同失灵的困境:固定轨道的AGV只能完成点对点运输,机械臂困守在单一工位重复动作。而AGV智能复合机器人的出现,犹如为生产线注入了“神经中枢”与“灵活四肢”,让冰冷的设备开始具备自主决策能力,真正迈向“会思考”的智能制造时代。[详情]
无线传感器网络 (WSN) 已成为制造流程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推动因素,尤其是在预测性维护和智能工厂运营领域。[详情]
由中国外交部主办的第二期人工智能能力建设研讨班正在北京举行。来自34个国家和国际地区组织的代表展开交流座谈、参访调研,深入了解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现状以及未来趋势。[详情]
随着大模型行业开源、降本趋势进一步明确,人工智能(AI)端侧应用再度成为市场关注焦点。在近日举行的“人工智能终端产业发展研讨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表示,云边端协同大模型落地推动了AI终端应用发展。作为用户侧承载大模型部署任务的重要载体,AI终端将加快智能升级和自主进化,激活万亿元规模产业。[详情]
2025年5月14日,在安徽省合肥市紫蓬山脚下的安徽文达信息工程学院校园里举办了一场“每一个星,都是母校之光”聚星联盟启航计划的主题活动,该校历届正能量网络达人齐聚校园,围绕如何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推动学生就业创业等主题座谈交流。[详情]
5月11下午,第二十七届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圆满落幕。作为北京经济发展的新增长极,昌平区以“科技引领,创新发展”为主题,携 52 家科技领军企业与 120 项前沿成果重磅亮相,全方位展示昌平在先进能源、生命科学、智能制造等领域的科技实力。其中,松延动力的人形机器人 “N2” 凭借惊艳表现火出圈儿,大飞机 C929 的国产自主突破彰显科技创新实力,208 所外骨骼穿戴设备、慧兮磁吸附爬壁机器人及美亚生物的签约合作更是成为展区焦点,为观众带来一场科技展览盛宴。[详情]
改革创新 活力澎湃——“2025·全国文化企业30强”和“2025·全国成长性文化企业30强”述评
5月26日,“2025·全国文化企业30强”(以下简称“30强”)和“2025·全国成长性文化企业30强”(以下简称“成长性30强”)揭晓,一批代表着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方向的优秀文化企业亮出自己的成绩单。这些骨干文化企业在出版、影视、新媒体、文化科技、文旅演艺等领域不断崭露头角、绽放光彩,通过改革创新实现新突破,为我国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澎湃活力。[详情]
换热器作为热能传导的关键装置,已渗透现代社会的各个角落,包括数据中心、船舶、工厂以及各种建筑物中几乎都有它们的身影。[详情]
本文基于工业设备数字孪生系统框架,介绍在智能制造领域,数字孪生系统构建的6大要素以及对产品全生命周期的应用服务。[详情]
数字孪生技术的应用,宛如为钢铁厂注入了智慧的 “大脑”,使其具备了 “思考” 能力,实现了生产过程的优化与升级,特别是在 PLC 自动调温系统的协同下,能耗大幅降低,为钢铁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开辟了新路径。[详情]
第21届天津工博会3月6日开幕 3万客商与宇树机器人畅聊科技新未来
作为展示最新工业技术和产品的平台,推动产业与科技深度融合重要桥梁的第21届天津工博会在国家会展中心(天津)盛大开幕。[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