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今天举行的第三届中国(国际)商业航天高峰论坛上,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发布了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该公司联合国内有关优势单位,开展了“高速飞行列车”的研究论证,拟通过商业化、市场化模式,将超声速飞行技术与轨道交通技术相结合,研制的新一代交通工具,利用超导磁悬浮技术和真空管道,致力于实现超音速的“近地飞行”。[详情]
在不久前的美国第20届太空与导弹防御研讨会上,洛克希德·马丁公司推出了新一代防空/反导防御雷达验证系统。[详情]
据美国国内媒体报道,美空军已经确定了其开发下一代空中优势战斗机所需的关键技术,该机将用于替换F-22“猛禽”。[详情]
虚拟现实(VR)在工厂运行前提供其环境的详细可视化,作为空客未来工厂项目的部分,Aertec解决方案公司日前访问了空客菲尔顿工厂的虚拟现实工作间,演示一款生产前设施新概念的布局设计。[详情]
近日,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二院203所宣布,该所成功研制工作频率200MHz至40GHz的同心锥TEM(横电磁波传输)室。[详情]
中国第一艘国产航母有了新的进展,目前已经开始动力系统的测试工作,即将进入系泊试验阶段。[详情]
泰雷兹在中国的航空业务主要包括为日益增长的民用飞机市场提供空管、机载娱乐系统、航电设备和飞行控制管理系统,以及为客户提供最好的飞行培训。[详情]
经过50年的发展,我国航天测控人员相继攻克多项关键核心技术,实现航天器定轨精度从最初的公里级、米级到厘米级的跨越。[详情]
8月16日从科技部获悉,在“十二五”863计划现代交通技术领域“双通道大型客机概念方案虚拟仿真及综合性能评估技术研究”主题项目支持下,我国首个双通道大型客机概念方案虚拟仿真及综合性能评估平台研制成功,近期通过技术验收。[详情]
据民航资源网消息 全球商用飞机MRO市场将会随着飞机机队规模的增长和变化而产生变化。2017年商用飞机MRO市场的投入预计将达到756亿美元。[详情]
日前,德国E-volo公司与迪拜道路与运输局(RTA)宣布将在阿联酋进行为期5年的Volocopter电动垂直起降飞机的定期试验,以开发自主空中出租车的相关规章。[详情]
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是实现未来商业用聚变能的关键一步。近日,由中国科学院合肥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承担研制的ITER大型超导磁体系统首个部件研制成功,标志着我国掌握了核聚变工程核心技术,并实现关键技术出口。[详情]
据美国《大众机械》杂志网站报道称,英国和中国的科学家们合作研制出一种碳化锆(ZrC)制成的新型超高温陶瓷涂层,其耐热性是常规耐高温陶瓷涂层的12倍。该涂层将为高超声速飞行器的研发实现革命性突破。[详情]
香港航空的首架空客A350XWB宽体飞机日前在法国图卢兹成功完成首飞。这架A350-900飞机由此进入生产最后阶段,接下来它将进行地面深度检查和飞行测试等一系列交付前准备工作,预计于今年8月底交付香港航空。[详情]
据科技部网站7月31日消息,国际民航组织(ICAO)于2016年10月就国际航线民航客机温室气体减排的国际框架已经达成了协议,日本、美国、中国、欧洲都加入了该协议,为此,研究开发环境友好型航空发动机迫在眉睫。[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