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来,贵州深入实施“万企融合”大行动、工业互联网、设备联网上云、数字车间、智慧工厂、智慧园区等创新发展工程,面向1000余家企业开展大数据融合会诊服务,电子行业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加快应用,全省形成“万企融合”工业标杆项目52个,示范项目1064个,带动2522户实体经济企业与大数据深度融合。[详情]
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的2022年大数据产业发展试点示范项目名单,陕西4个项目入选
到2025年,我省将建成国内有重要影响力的大数据、集成电路、软件和信息服务、光子4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全省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10%。[详情]
信息技术发展司召开2022年大数据领域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交流座谈会
2022年9月28日,信息技术发展司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召开了2022年大数据领域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以下简称“示范基地”)交流座谈会。[详情]
近日,记者从省政府获悉,《河南省大数据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年)》近日印发,为我省实施数字化转型战略部署,加快推进我省大数据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详情]
对工业企业来说,数字时代的工业数据承载着工业产品全生命周期各个环节以及相关技术和应用,是关系着企业发展存亡的重要资产。于是,如何对工业数据实施有效治理——从而维护工业数据安全、提高工业数据质量——成为企业与国家共同努力探索的课题。[详情]
近日,中国科学院旗下的《互联网周刊》与德本咨询、eNet研究院联合发布了《2021工业大数据企业排行榜》,其中,西安高新区丝路软件城企业——美林数据以Tempo大数据分析平台(BI+AI)脱颖而出,跻身榜单TOP1,同时,该企业连续六年被评为“中国大数据企业50强”。[详情]
智能制造时代的到来,也意味着工业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制造业向智能化转型的过程中,将催生工业大数据的广泛应用。工业大数据无疑将成为未来提升制造业生产力、竞争力、创新能力的关键要素,也是目前全球工业转型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详情]
薛万国主任强调,由于医院大数据在临床和科研上面的应用仍处于初级阶段,因此在发展空间上依然存在诸多挑战。[详情]
大家一致表示,将充分发挥央企优势、履行央企责任,聚焦“六大产业基地”建设,谋划更多合作项目、形成更多合作成果,为推动贵州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详情]
工信部:拓展工业大数据应用场景,加快重点行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
11月16—18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河北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22中国国际数字经济博览会以线上方式举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成员、副部长王江平视频出席开幕式并致辞。[详情]
成都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党组副书记、市新经济委副主任周洪在致辞中指出,成都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大数据产业发展,把大数据产业作为全市重点推进的26个产业链之一,取得了较为显著的发展成效。综合发展水平方面,2021年,成都大数据发展指数位居全国重点城市第三,产业规模达605.6亿元,实现了两年翻一倍。[详情]
随着智能制造与工业互联网概念的深入,互联网、大数据与工业的融合发展成为了新型工业体系的核心,工业大数据的应用将带来工业生产与管理环节的极大的升级和优化,其价值正在逐步体现和被认可。[详情]
近日,位于北碚区的重庆工业大数据创新中心正式发布工业双碳大数据平台,该平台打破工业碳核算、碳诊断等技术瓶颈,可精准追踪企业在工艺流程中的“碳足迹”,实现对碳排放的核算、监测、预测、预警与盘查分析,从而帮助企业降碳减排,这也是智博会项目在北碚落地见效,助推工业互联网领域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详情]
工业和信息化部日前公示2022年大数据产业发展试点示范项目名单,涉及数据要素市场培育、大数据重点产品和服务、行业大数据应用等3个领域8个方向,共有209个项目入围,天津市共有11个项目入选,位居全国第3,较去年提升1个位次。[详情]
新建成的成都智算中心项目包含“一中心、三平台”。“一中心”即“国家一体化大数据中心成渝枢纽节点”,将结合成都在西部的经济、科技中心地位,承接国家重要需求、科研创新和战略落地。“三平台”包括城市智脑平台、全球领先(E级)人工智能算力平台、全球智能数据存储与机器视觉科研创新平台。[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