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智能制造与工业互联网概念的深入,互联网、大数据与工业的融合发展成为了新型工业体系的核心,工业大数据的应用将带来工业生产与管理环节的极大的升级和优化,其价值正在逐步体现和被认可。[详情]
近日,位于北碚区的重庆工业大数据创新中心正式发布工业双碳大数据平台,该平台打破工业碳核算、碳诊断等技术瓶颈,可精准追踪企业在工艺流程中的“碳足迹”,实现对碳排放的核算、监测、预测、预警与盘查分析,从而帮助企业降碳减排,这也是智博会项目在北碚落地见效,助推工业互联网领域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详情]
工业和信息化部日前公示2022年大数据产业发展试点示范项目名单,涉及数据要素市场培育、大数据重点产品和服务、行业大数据应用等3个领域8个方向,共有209个项目入围,天津市共有11个项目入选,位居全国第3,较去年提升1个位次。[详情]
新建成的成都智算中心项目包含“一中心、三平台”。“一中心”即“国家一体化大数据中心成渝枢纽节点”,将结合成都在西部的经济、科技中心地位,承接国家重要需求、科研创新和战略落地。“三平台”包括城市智脑平台、全球领先(E级)人工智能算力平台、全球智能数据存储与机器视觉科研创新平台。[详情]
当前,围绕数字化赋能业务模式、商业模式和管理模式创新,中检大数据中心基础平台以集团现有业务数据汇集为基础,从“汇好数据、管好数据、用好数据”三方面为出发点,结合外部成熟组件,持续夯实数据采集和资源层,通过多源、海量的数据,打造规范统一的数据管理体系、数据服务体系,提升数据接入整合能力、数据资产管理能力、数据共享分析能力、数据安全防护能力等,不断积累数据资产。[详情]
聚焦“东数西算”:成都智算中心正式启动运营 首批12家企业入驻
成都智算中心由成都高新区、郫都区与华为共同建设运营,包括人工智能算力平台、城市智脑平台和科研创新平台三大平台,将承接人工智能生态发展、产业孵化和科研创新,服务千行百业,推动成都高质量发展。[详情]
工业数据治理是一个久久为功的系统工程,不能期待一劳永逸。在推进过程中,应兼顾数据治理长期目标和短期成效,按照“总体规划—重点突破—分步实施—全面推进”的整体思路,引导多方参与,以工业企业为主体,营造“产学研用金政”协同的工业数据治理生态。[详情]
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简称“深圳市工信局”)发布《关于组织开展2022年大数据产业发展试点示范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简称《通知》),围绕数据要素市场培育、大数据重点产品和服务、行业大数据应用3大领域8个方向,遴选一批大数据产业试点示范项目,通过树立一批各行业、各领域的排头兵,推进大数据产业高质量发展。[详情]
3月22日从省经信厅获悉,我省发布的大数据产业“十四五”发展规划透露,新建一大批数据基础设施,重点打造中国电信中部大数据中心等重点数据中心,到“十四五”末大数据产业规模较“十三五”末力争实现翻番,达到1000亿元。[详情]
为对接企业需求,强化校企合作,深化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进一步推动学校“双高”建设,4月12日上午,陈磊副校长,智能信息工程学院院长王剑峰、教学主任何嘉到重庆工业大数据创新中心进行走访调研。工业大数据创新中心副总经理侯伯热情地接待了陈副校长一行。[详情]
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印发通知,组织开展 2022 年大数据产业发展试点示范项目申报工作
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印发通知,组织开展 2022 年大数据产业发展试点示范项目申报工作。本次申报围绕数据要素市场培育、大数据重点产品和服务、行业大数据应用 3 大领域 8 个方向,遴选一批大数据产业试点示范项目,通过树立一批各行业、各领域的排头兵,推进大数据产业高质量发展。[详情]
大数据系统软件国家工程实验室将工业产生转型升级的作用的路径,总结为加减乘除四个象限。[详情]
湖北重点打造数据中心,到“十四五”末大数据产业规模较“十三五”末力争实现翻番
湖北发布的大数据产业“十四五”发展规划透露,新建一大批数据基础设施,重点打造中国电信中部大数据中心等重点数据中心,到“十四五”末大数据产业规模较“十三五”末力争实现翻番,达到1000亿元。[详情]
3月,注册资本1亿元的省大数据交易有限公司落地长乐,公司将建设和运营福建大数据交易中心,计划在4月底之前完成第一笔交易。[详情]
德兴抢抓国家数字新基建和数字经济发展新机遇,以“大数据”赋能推动“大发展”
近年来,德兴抢抓国家数字新基建和数字经济发展新机遇,着力完善政策体系,优化数字经济发展环境,重点围绕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数字化治理、数字新基建,不断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数字经济逐步成为全市经济增长的新亮点、转型升级的新动能和创业创新的新阵地。[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