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科学家首次对人类基因组进行测序,揭示了构成我们生命“蓝图”的全部DNA序列。尽管98%的基因组不直接编码蛋白质,它们仍深刻影响着基因的调控和细胞功能。这些非编码区域曾被视为“垃圾DNA”,但如今被认为可能蕴藏着重要的生物学秘密,就像是基因界的“暗物质”。[详情]
NENS2025产业论坛:推动产研深度融合 助力科技成果项目落地
6月28日,第七届纳米能源与纳米系统国际会议(NENS2025)产业论坛在北京雁栖湖国际会展中心成功举办。论坛由中国科学院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和北京中关村微纳能源投资有限公司共同主办,纳米能源所副所长李伟主持论坛开幕式。[详情]
西门子近日宣布,计划将其工业级智能助手Operations Copilot集成至自动运输系统和移动机器人中。随着移动运输机器人逐步演进为人工智能(AI)驱动的自主物理智能体,西门子Operations Copilot 将作为人机交互的用户界面,助力用户配置自主移动机器人(AMRs)与自动导引车(AGVs),并对其进行任务分配。[详情]
其中,位于展馆一楼的工业设计展和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专题展成为焦点,展示面积超过一万平方米,汇聚了国内外众多领先的设计机构、数字化服务商及产业赋能平台,集中呈现助力中小企业创新驱动、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前沿成果。[详情]
小中见活力 创新领风潮——第二十届中国国际中小企业博览会见闻
裸眼3D技术带你走进虚拟世界,人形机器人运笔挥毫表演书法技艺,分体式飞行汽车“陆地航母”勾勒未来交通图景……[详情]
“下载速度突破10Gbps,比现有千兆宽带快10倍。”随着今年来电信运营商在中国多个城市推出“万兆套餐”,万兆光网的商业部署加快,城市宽带从千兆向万兆迈进。[详情]
近日,麻省理工学院计算机科学与人工智能实验室(CSAIL)发布了两个新机器人项目成果,这两个项目利用人工智能来改进和加速机器人设计。成果已在 2025 年国际机器人与自动化大会上发表。[详情]
一台机器人化身“银色舞者”,现场跳起了电影《功夫》里的“斧头舞”,亮相、跨步、挥手、转身……一整套动作节奏准确、铿锵有力。[详情]
“企业一线行·见证南宁新质生产力”系列报道 聚焦“智能” 产业升级 ——南宁中小企业“创”出新活力“闯”出新赛道
近年来,南宁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创新型中小企业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紧盯新能源、新材料、新消费、大智能等新领域新赛道,充分利用首府独特区位和政策等优势,将研发、制造、销售等环节布局到南宁,通过加快经济结构优化和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提升专业化水平与发展潜力。[详情]
“全球每生产三台液晶电视,就有一台使用来自视源股份的主控板卡,视源生产的液晶电视主控板卡全球出货量已超7亿块。”24日,记者随“活力中国调研行”主题采访活动来到视源股份第五产业园,视源股份党委书记、首席战略资源官段宇对记者说道。[详情]
无人机巡坝、智能“哨兵”站岗!小浪底以数字孪生改写黄河治沙范式
6月26日早8时,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3条排沙洞喷涌出巨大水流,升腾起白色雾气。“现在的下泄流量是3000立方米/秒,”小浪底管理中心开发公司综合部副部长李立刚介绍,目前下泄的基本是清水,预计到7月初开始大量排出黄沙。[详情]
针对发电行业长期存在的安全风险高、交易决策难、多能协同复杂、设备运维被动等关键痛点,6月28日,国家能源集团在京发布全球首个千亿级发电行业大模型——“擎源”发电大模型。[详情]
中国科技进步的世界注脚——从自然指数看中国“十四五”科研成就
在全球科技创新的浪潮中,中国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崛起为世界科研的重要引擎。最新发布的自然指数2025科研领导者榜单显示,中国高质量科研产出继续保持全球第一,并仍在迅速扩大领先优势。[详情]
中国研制仿蚊子机器人,有了黑科技的赋能,将颠覆传统的侦察手段
近期,CCTV-7在6月14日播出的节目中,显示中国专家正在研究一种蚊子大小的小型飞行“机器人”。外媒称未来可用于军事侦察,属于全球最小的蚊子般大小的仿生侦察机器人。[详情]
?处理器(CPU)是计算机的核心组成部分,就像“大脑”一样指挥各个部件的运行。6月26日,我国自主研发的新一代国产通用处理器——龙芯3C6000在北京发布。[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