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智造示范案例】 西子电梯:推进智能化进程,助力“浙江制造”
在全球制造业升级的大背景下,智能制造被认为是接轨工业4.0的重要突破口,杭州临安青山湖科技城,正在打造一座以“智能制造”为核心的云制造小镇,为浙江制造智能升级探索方向。[详情]
在新宁波卷烟厂,新建的6个生产物流及仓储系统高度智能,设备可以像“抓中药”一样根据不同品牌规格选取不同烟丝组合,定比定量生产。相关负责人介绍,这只是易地技改带来的一个变化,目前投资30多亿元打造的新宁波卷烟厂已全面试生产,卷烟“智造”水平全国领先。[详情]
娃哈哈食品饮料流程制造智能化工厂项目项目以企业运营数字化为核心,结合“互联网+”的理念,采用网络技术、信息技术、现代化的传感控制技术,通过对整个集团经营信息系统建设、工厂智能化监控建设和数字化工厂建设,将食品饮料研发、制造、销售从传统模式向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升级,实现内部高效精细管理、优化外部供应链的协同,推动整个产业链向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提升食品安全全程保障体系。[详情]
浙江三花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浙江三花”)是全球最大的制冷、空调控制元器件生产基地,员工近万人。同时他也是劳动密集型行业,如何让智能制造改造全生产链、走上数字化工厂之路,是其当务之急。 [详情]
【浙江省智造示范案例】 蒙牛新添“金华”工厂 智能数字化管理开启4.0时代
设备自动化、人员高效化、管理信息化……66项颠覆性创新,让日前刚刚建立的蒙牛集团金华工厂成为智慧工厂的“样板间”。这个蒙牛的第五十八家工厂,正在中国“南方奶牛之乡”浙江金华,书写一段关于中国乳业创新布局数字化、积极融入国际化的“中国故事”。[详情]
配料操作工按动按钮,配料机立即“干活儿”,不一会儿将自动配比的聚氨酯原料,通过输料管送往隔壁的自动化生产线。配料、打机、开模、盖模、质检,都是生产线上的自动控制系统完成。近日,记者走进江苏恒康家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智能车间,见识了全球家居行业第一条智能生产线的运行。[详情]
电力行业智能工厂系列(四):智能光伏引领行业实践“互联网+”
新能源产业和光伏事业,不仅要立足于国内,还要走向世界。智能化的光伏电站作为新能源、互联网融合的新型能源解决方案,高度匹配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必将对国家战略提供有力支撑,也将随着中国“一带一路”战略一起走向世界、引领未来、造福人类![详情]
电力行业智能工厂系列(三):科技优势打造全国首座智能化生态火电厂
随着168小时满负荷试运行的完成,中国首座智能化生态发电厂在山东莱州正式投产发电。华电莱州发电有限公司首台投产机组装机容量100万千瓦,一期工程两台机组年发电量110亿千瓦时。这一项目的投产将有效填补中国东部沿海电力缺口。[详情]
在葛洲坝电厂提出建设“智能化电站”之初,对于这一概念的认识,业界并没有统一的说法,因为当时全国还没有一个公认的智能化大型水电站建成。认识都尚未统一,建设起来难度可想而知。[详情]
电力行业智能工厂系列(一):国内首座数字化热电厂全面投入运营
该项目作为神华国华电力首个“智能电站”示范项目,从顶层设计到工程建设落实“数字化电站、信息化管理”理念,遵循东北热电中心“一个中心、统一规划、两个电厂、共同协作”的原则,以打造现代工业艺术品为建设目标,拥有“一键启停、无人值守、全员值班、一体化平台、三维全景、智能巡检、智能票务”等开创性理念,成为国内智能化程度最高、用人最少、环保零排放的绿色生态电站,对数字化电站运营具有引领作用。[详情]
去年9月,镇海乙烯装置高附加值产品收率达到62.93%,其中双烯收率达51.39%,再次刷新乙烯装置高附加值产品收率纪录。创造最高纪录的除了有镇海炼化员工辛勤的双手,还有信息技术这双隐形的手。通过智能化手段按不同的分子结构来精确定位物料流向,提升每个分子的价值和利用效率。[详情]
作为中国石化智能工厂建设试点单位之一,燕山石化在“六统一”原则指导下,遵循总部应用框架,结合企业实际,以全自动数据为基础,从解决生产经营管理现实问题入手,围绕重点领域和关键业务,自主开发了智能调度、智能供应链和设备预知维修等多个系统,形成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信息化项目,大幅提升了企业智能化水平,使公司经营管理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详情]
茂名石化作为一家老企业,基础仪表设施较为薄弱,以致数据自动采集率偏低。为此,该公司把改善基础仪表设施作为前期的重点工作,在2013年油品质量升级改扩建工程完成后,新增17套DCS装置共13000多个生产过程数据采集点,使生产数据采集率达到98.26%。同时,针对现有实时数据库系统点数不足、平台太多、接口复杂存在应用局限[详情]
石化行业智能工厂系列(一):九江石化 传统石化企业的智能工厂建设
九江石化,中石化嫡系企业,江西唯一大型石化企业,国内第一个智能工厂建设的样板企业。今天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这一堪称工业4.0经典案例的企业是如何通过打造一流的信息化系统,实现企业生产运营的自动化、数字化、模型化、可视化、集成化,从而提高企业劳动生产率、安全运行能力、应急响应能力、风险防范能力和科学决策能力。[详情]
为筑牢产业质量根基,系统性解决人形机器人面临的挑战与风险,助力产业稳健迈向规模化部署,推动人形机器人产业规范化、高质量发展,2025年4月26日机器人检测认证联盟、全国人形机器人检测认证工作组重磅发布了由上海机器人产业技术研究院牵头编写的《人形机器人检测认证白皮书》![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