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眼全球,一场空前的经济社会变革已然开启,“双碳”航道上千帆竞发、百舸争流。只有那些真正洞见“双碳”目标下革命性变化和巨大潜力的国家,才能在这个历史进程中行稳致远;只有那些主动顺应碳中和发展趋势,把握绿色低碳转型机遇的弄潮者,才能占得发展先机。[详情]
按照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有关要求,为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有关重大问题研究和落实,近日,市场监管总局组建了碳达峰碳中和计量标准检测认证研究工作专班(以下简称工作专班),并在北京召开工作专班第一次全体会议和各工作小组会议。[详情]
据《韩国先驱报》报道,三星电子将于本周公布到2050年实现碳中和的计划。该公司还可能宣布加入RE100,RE100是一项全球倡议,旨在将全球最具影响力的企业的能源使用转变为100%的可再生电力。[详情]
2022年7月,清华大学李亚栋院士团队王定胜教授在《碳能源(英文版)》上以“单原子催化助力“碳中和”为题发表综述文章。文章系统阐述了单原子催化剂在电、光及热等催化、能源转化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为高效清洁能源获取提供切实可行途径。[详情]
今年以来,临汾市统筹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将碳达峰碳中和作为倒逼经济转型升级的重大契机和重要抓手,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扎实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详情]
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业司司长陈克龙,副司长邢涛、冯猛、张海登出席发布会,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推动原材料工业优化升级、提升基础原材料保障能力、促进新材料产业发展等方面工作情况,并答记者问。发布会由工业和信息化部新闻宣传中心副主任赵荣贵主持。[详情]
陕西省印发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实施意见
近日,陕西省发布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实施意见,意见提出,到2025年,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初步形成,重点行业能源利用效率大幅提升。[详情]
8月4日11时08分,由航天科技集团五院遥感卫星总体部抓总研制的陆地生态系统碳监测卫星(以下简称“碳星”),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详情]
三部门印发《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
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碳达峰碳中和决策部署,加快推进工业绿色低碳转型,切实做好工业领域碳达峰工作,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和《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结合相关规划,制定本实施方案。[详情]
公开数据显示,我国人均碳排放量约每年7吨。2020年碳阻迹完成的《大型城市居民消费低碳潜力分析》发现,如果在衣食住行等方面实践低碳消费,个人年均减排潜力超过1吨,十分可观。[详情]
?近日,国际环保组织绿色和平(Greenpeace)发布《绿色云端2022》报告,对国内24家领先互联网云服务与数据中心企业的碳中和表现进行排名。万国数据凭借在绿色电力消纳与信息披露等方面的积极进展,在数据中心企业排名中位列第一。[详情]
确保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亿利王文彪亮相中国库布其碳中和国际研究院成立大会暨中国沙漠化地区碳中和规划研讨会,并推出了全新的双向碳汇新模式,为解决全球荒漠化问题贡献了全新的解决方案。[详情]
近日,受中共中央委托,致公党中央调研组分别由致公党中央主席万钢、常务副主席蒋作君、副主席曹鸿鸣率队,对北京和广东两地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围绕“构建现代能源体系,统筹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主题开展2022年重点考察调研,并先后召开7场座谈会,动员21个地方组织开展委托调研。[详情]
中国科学院院士成会明谈实现双碳目标的深圳机会:“碳中和”将催生哪些新兴产业?
“碳中和产业前景广阔,但需发展颠覆性技术。”成会明认为,深圳在实现双碳目标中可以发挥先行示范、引领作用,抓住历史机遇发展碳中和新兴产业,启动未来经济绿色发展引擎。[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