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公航旅低碳示范产业园位于兰州新区石化园区内,占地面积82亩,产业园集低碳产业研发、试验、教育、示范、展示、生产、销售等功能于一体。[详情]
近日,中关村丰台科技园区企业中化环境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化环境”)成功入选2021年北京市企业创新信用领跑企业,成为丰台区15家入选企业之一。[详情]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和格里菲斯大学的新研究表明,经过不懈的减排和脱碳努力,塔斯马尼亚州已成为世界上首批实现净负碳排放的地区之一。[详情]
实现双碳目标,技术创新是关键动力——本季“绿色能源管理创赢计划”拉开帷幕
施耐德电气携手宁德时代、星星充电、隆基股份主办的“绿色能源管理创赢计划”第二季正式拉开帷幕。施耐德电气高级副总裁、能源管理低压业务中国区负责人任婧表示:“奔赴双碳目标,能源管理是‘推进器’,科技创新则是关键动力。[详情]
注册资本金30亿元,实现“起步成势、一年见效、两年翻番”,力争“十四五”末交易量突破千亿元……近日,山西低碳环保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山西低碳环保集团”)正式成立。[详情]
?5月8日,江苏省科技厅发布消息,近日江苏省和科技部签署国内首个双碳领域部省联动框架协议,商定双方联合实施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可再生能源技术”和“先进结构与复合材料”重点专项,共同推进新能源和新材料领域关键技术攻关,探索建立部省联动实施国家重大研发任务新机制。[详情]
教育部近日印发《加强碳达峰碳中和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工作方案》(下称《方案》)。《方案》称,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对加强新时代各类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需加强绿色低碳教育,推动专业转型升级,加快急需紧缺人才培养。[详情]
国家“双碳”政策日趋严峻,碳排放占51%的建筑行业如何碳中和?
万事大吉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张世凯表示万事大吉带来的不仅是施工流程上的优化,而且让企业的办公空间产品不再是固定的、一次性的投入,是可拆卸组装、可重复使用、并且可流动的办公资产。通过产品技术的研发将办公室内的不良资产变成可流动资产,满足建筑在数十年的运营周期内,里面的每个办公室可根据不同租户的需求去变化、灵活调整并重复使用。真正做到在建筑运营场景里实现碳减排。[详情]
近年来,随着环保意识的加强,碳排放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备受关注。节能减排、碳中和、在本世纪陆续实现碳达峰,已经成为大势所趋,既是着力解决资源环境约束的突出问题、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变革。[详情]
近日公布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指出,在有效保障能源安全供应的前提下,结合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有序推进全国能源市场的建设。这一表述,为今后一个时期建设全国统一的能源市场、推进能源产业改革发展提供了指引。[详情]
未来,天津银行将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服务国家战略大局,持续深耕绿色金融市场,提高资源配置效率,聚焦绿色环保,持续加强绿色金融业务创新力度,构建全方位绿色金融服务体系,不断加大对新能源、节能环保、低碳发展以及高碳行业绿色转型的支持力度,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贡献力量。[详情]
气象行业首个涉碳标准——《区域陆地碳汇评估技术指南》正式发布
活动当天,气候生态价值实现专项基金正式启动。该专项基金旨在支持和推动应对气候变化理论研究、科技创新和标准制定、气候资源普查和规划、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转型、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行动及其与生态价值实现的协同增效、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科学知识普及,提升全社会气候变化认知和应对能力,助力中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详情]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研究部周宏春:正确认识和把握碳达峰碳中和
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也是进入新发展阶段后我国面临的一个新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正确认识和把握碳达峰碳中和”。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进一步明确做好“双碳”工作的重大意义,找准关键和重点,并探索行之有效的办法来实现长远目标。[详情]
金风科技致力于打造“零碳+环保”的模式,以成熟的零碳解决方案赋能水务行业,积极推进数字化绿色智慧水厂建设,推动水务行业绿色变革,为碳减排目标达成贡献力量。[详情]
4月15日,国家能源集团大渡河公司已开始为今年在成都举办的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提供全方位碳核算服务,助力本届大运会首次实现碳中和目标。[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