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政策
  • 新闻
  • 动态
  • 企业
  • 专访
  • 咨询
  • 会议
  • 项目
  • 视频
  • 登陆

  • 注册

  • 申请企业空间

  • 数字制造
  • 工业云
  • 3D打印
  • 碳中和
  • AR/VR
  • 首页
  • 碳中和

头条

中国钢铁行业“双碳”工作进展如何?

  • 【推荐】包头市九原区:锚定“双碳”目标 共创绿色未来
  • 【推荐】“双碳”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体系如何构建
  • 中国钢铁行业“双碳”工作进展如何?

    钢铁行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也是推进减排的重点和难点。钢铁行业不能为了达峰而达峰,更不能为了减排而减生产力,要把碳达峰作为重要契机,推动实现钢铁行业的绿色低碳转型和高质量发展。[详情]

    发表于2023-02-07 11:43:32

    供稿:Doris

    人气:2880

    评论:0

  • 包头市九原区:锚定“双碳”目标 共创绿色未来

    实现“双碳”目标是一场硬仗,不是轻轻松松就能实现的,包头市九原区坚持稳中求进,认真落实全面节约战略,深入实施能耗“双控”行动和节能减排工作,推动“双碳”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详情]

    发表于2023-02-07 11:41:21

    供稿:Doris

    人气:2501

    评论:0

  • “双碳”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体系如何构建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当前,在推进这场系统性变革的过程中,如何充分发挥高校基础研究深厚和学科交叉融合的优势,加快构建“双碳”科技创新体系和人才培养体系,对于如期实现“双碳”目标至关重要。[详情]

    发表于2023-02-07 11:36:59

    供稿:Doris

    人气:2676

    评论:0

  • 2023各省市“双碳”目标任务盘点

    近期,多个省、市(地区)相继出台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其中关于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各地都明确了哪些新目标?今天给大家带来31个省市区政府工作报告中碳达峰碳中和相关内容盘点。[详情]

    发表于2023-02-03 09:57:13

    供稿:Doris

    人气:3902

    评论:0

  • 汽车行业:面对“双碳“目标 绿色工厂要如何打造?

    “在碳达峰的窗口期内,要加强构建清洁、低碳的能源体系,进一步发展可再生能源的应用,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这是不久前中央财经委员会在第九次会议中所明确提出的要求。作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我国要实现“双碳”,汽车产业“减碳”首当其冲。而蓬勃发展的新能源汽车,其实一直有声音质疑其在全生命周期内,是否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减碳”?[详情]

    发表于2023-02-03 09:53:58

    供稿:Doris

    人气:2521

    评论:0

  • “双碳”人才现缺口 “科班出身”在路上

    “双碳”是中国发展中的一大热词。努力实现“双碳”目标,既是中国对世界的庄严宣示,也是中国顺应绿色转型趋势的必然要求。相关人才的供给和补充,正在改变着中国社会的就业结构,碳汇计量评估师、综合能源服务员等新职业相继出现。[详情]

    发表于2023-02-03 09:47:50

    供稿:Doris

    人气:2659

    评论:0

  • 山西:煤炭增产保供兼顾“双碳”目标

    在2023年山西能源工作会上,山西省能源局党组书记、局长邓维元表示,能源发展进入低碳转型的重要窗口期。山西将合理控制煤炭消费,提升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发电占比,加快煤炭产业和降碳技术一体化,加速重点领域降碳提效。[详情]

    发表于2023-02-03 09:43:54

    供稿:Doris

    人气:1938

    评论:0

  • 助力中国“3060”双碳目标,蜂巢能源进入电池回收领域

    近年来,随着新能源电池行业的发展,新能源汽车的规模化使用,动力电池的绿色安全化回收利用问题也成为大众关注的热点。行业研究显示,未来几年,我国动力电池将进入规模化报废期。2025年将突破100GWh,2030年更是达到800GWh。动力电池回收已经成为电池全产业链布局不可或缺的一环。[详情]

    发表于2023-02-03 09:38:54

    供稿:Doris

    人气:2611

    评论:0

  •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报告》发布

    全国碳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共纳入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2162家,年覆盖温室气体排放量约45亿吨二氧化碳,是全球覆盖排放量规模最大的碳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在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间开展碳排放配额现货交易,847家重点排放单位存在配额缺口,缺口总量为1.88亿吨,累计使用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约3273万吨用于配额清缴抵消。[详情]

    发表于2023-02-03 09:36:06

    供稿:Doris

    人气:3691

    评论:0

  • “双碳”目标引领 碳纤维产业迎来大规模发展

    在“双碳”目标引领下,碳纤维产业将迎来大规模发展,市场应用不断拓展。根据赛奥碳纤维《2016—2021全球碳纤维复合材料市场报告》,我国碳纤维需求量从2016年的1.96万吨增至2021年的6.24万吨,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6.06%,2021年同比增速达27.69%,预计2025年国内需求量为15.93万吨。[详情]

    发表于2023-02-02 11:16:12

    供稿:Doris

    人气:2163

    评论:0

  • 国内首个标准化碳链协同治理服务项目:“千亿绿钢”行动服务于绿色钢材产业链

    “作为国内首个标准化碳链协同治理服务项目,‘千亿绿钢’行动针对‘政企银’三方的刚性需求,服务于绿色钢材产业链,打造了各方协同绿色发展的实效场景。”在近期举办的“千亿绿钢”行动发布会上,中碳基础设施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简称中碳基)党委书记、董事长李兢这样说道。[详情]

    发表于2023-02-02 11:11:41

    供稿:Doris

    人气:2296

    评论:0

  • 仇保兴:当前“双碳”战略设计存在六大误区

    双碳战略能不能顺利实施,这不仅是各级政府的责任,也是企业长远的责任。今天谈谈双碳战略设计的若干误区及其纠正措施。[详情]

    发表于2023-02-02 11:06:12

    供稿:Doris

    人气:1912

    评论:0

  • 以科技创新推动“双碳”目标实现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即“双碳”目标)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实践证明,要在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同时实现“双碳”目标,必须向科技要答案,科技创新是根本出路。[详情]

    发表于2023-02-02 11:03:53

    供稿:Doris

    人气:2370

    评论:0

  • 上海市积极推进重点区域、园区等开展碳达峰碳中和试点示范建设

    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的重大战略决策部署,鼓励支持重点区域和企业积极开展碳达峰、碳中和试点示范,上海市发展改革委、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上海市生态环境局联合印发《上海市推进重点区域、园区等开展碳达峰碳中和试点示范建设的实施方案》。[详情]

    发表于2023-02-01 11:18:16

    供稿:Doris

    人气:2052

    评论:0

  • 预计总奖金超亿元!新浪全球碳中和科技创新大赛启动筹备

    为确保大赛的公平公正,大赛组委会将邀请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做全程审计和公证。筹备期内,大赛组委会还将诚挚地欢迎社会各界提出赛事举办的意见和建议。[详情]

    发表于2023-02-01 11:06:45

    供稿:Doris

    人气:2203

    评论:0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
  • 下一页
  • 尾页
  • 9 / 89

精彩

  • 中国信通院胡坚波:以工业互联网高质量发展推进新型工业化
  • 工信部部长金壮龙:围绕六大方向,对未来产业发展作出前瞻性部署
  • 苗圩:四个方面以新质生产力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
  • 全国人大代表雷军:加速工业大模型部署,探索智能制造“中国范式”

点击排行

  1. 1SIMATIC PCS neo:面向未来的DCS557300
  2. 2世界机器人大会国际顶尖机器人领域专家精彩观点集锦(二)177315
  3. 3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报告(2019)177230
  4. 42019世界机器人大会圆满落幕176202
  5. 5世界机器人大会国际顶尖机器人领域专家精彩观点集锦(一)173077
  6. 6格力开始发力工业领域 将投10亿生产高端医疗设备167468
  7. 7基于工业互联网平台上——智能工厂实现的几点建议158906
  8. 8亚马逊的智能物流仓储系统,离我们有多远?133608

专题

  • 智慧工厂产品专题

  • 智能制造助力制造业升级

  • 智能家居专题

  • 专题:机器人与智能制造

  • 微信扫一扫关注智汇工业微信订阅号

    • 联系我们
    • 本站介绍
    • 用户注册
    • 网站地图
    • 服务协议
    • 法律声明

    智汇工业(Intelligent Industry)版权所有© Copyright By Intelligent Industry

    电话:010-62314658 邮箱:service@ilinki.net

    京ICP备15030148号-1

  • 微信扫一扫关注智汇猫微信订阅号